老百姓日常好说:眼见为实。更不要说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个厚重的历史学术问题了,即便白纸黑字的先人所著,由于古人的思维比今人活跃得多,加之文采飞扬,所记所载难免有浮夸之嫌。考古学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也不断满足着像我等这样历史爱好者的好奇心。
本书按照中国历史的更迭顺序并结合考古发现实物,较为详细的记录了丝织品的起源、发展、创新和传承的过程,总结出个历史时期的鲜明特色,印证古籍记载和一些口头传说。在历代纺织品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看到世界东西古文明的大融合,如在新疆地区发现的一些纺织品就绣有古希腊、罗马神话图案,在俄罗斯墓葬发现的丝织品竟是典型的中国风格,可见各地区先人的文化交流远比我们想象的早得多、深得多。由于我国纺织考古方面起步晚、发展慢,加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哪个不堪回首的年代,许多所谓外国“探险家”、“考古队”在我国大肆盗掠,致使很多国宝级的文物被损坏和流失国外,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楼兰遗址”和“敦惶莫高窟藏经洞”了,好在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在新中国成立后,以现代科学的方式进行考古有了一个又一个更大的发现。纺织品由于其特性,不像金属、瓷器、木器那样容易保存,故能发现实物,哪怕是一小块(甚至是痕迹)都是非常珍贵的。如今常提及的“丝绸之路”和中国古代常说的“男耕女织”,甚至诸葛亮也说过“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这样的话,可见纺织业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多大,加之古人心灵手巧,把很多日常生活的图画和美好的愿望都具体落实到纺织品上,这也是后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方面很重要的载体。
读罢感觉此书应该是脱胎于中国历代纺织方面的“考古报告”,稍加润色而成书的,但仍略显刻板,这也无可厚非,此书的受众本来就有局限性,真正阅读他的人也不是冲着文学性来的。书的纸张很高档,是那种光面的铜版纸,但可惜的是全书除了前几页的附图外其他均是黑白的,也许是这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印刷成本增高,图书定价偏贵,200来页的书定价28元,反过来说还是前面的话,真正需要这本书的人可能也不在乎定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