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

从上海回来有两天了。今天却突然接到好友瑜的微信电话。

“你还在上海吧?我们打算这周六过去,然后在那边过完年回来。”

我赶忙解释:“我都回来两天了,手头有工作等着呢。”

瑜说:“还准备邀请你们一家到我们上海的家里一起过年呢。”

瑜是我的老乡,也算得上是个老朋友吧。

孩子上小学三年级时,新转来一个男同学,成了女儿的同桌。有一天放学时,校门口接孩子,看见瑜和另一位同学的妈妈聊天,我也凑了过去,才知道瑜的儿子梓航这学期刚从上海转学过来,而且正好是女儿的同桌。

后来,几乎每天放学接孩子时都能遇到瑜。聊得多了,才知道他们一家竟然和我是老乡,只是他们一直在外面做生意,深圳、上海到处跑着。当时,最惊讶的是,瑜也就比我大三岁,可她竟然有三个孩子,老大是个姑娘,当时已经在国外上大学了,老二还是个姑娘,当时一个人留在上海读寄宿高中。而他们因为老公的生意主要转到北京了,所以,决定俩口子带着上小学的儿子来北京上学了。

一年后,瑜居然在我们家同一个小区买了套三居室,和我们成为了邻居。我们也是从那时候来往多了起来,并成为了朋友。

我一直不知道瑜她老公具体是做什么生意的,人家不提,我也不好意思追着问。我只知道他们家非常有钱,瑜虽然是大学毕业,但基本没上过班,一直就是围着三个孩子转的家庭主妇。北京有一家连锁牛排馆是他们家的,她时常请我们在那儿聚餐。不过,牛排馆的老板据说是她小叔子,尽管她小叔子长期在国外。

交往多了,也知道她家在深圳、上海和老家都有大别墅。老家的别墅有一年还真去窜过门,是那种小地方的富人别墅区,面对着新修出来的浩瀚的人工湖,绿树成荫,环境清幽。别墅是上下三层的小独栋,装修风格是那种低调的奢华,看起来很舒服。那些年,瑜她公公婆婆还在,平时就俩老人家守着那个大别墅,老人在时,他们基本都是回老家过年的。我也因而有幸见识了我们老家的富人区。

这些年,我们联系其实不多了。一是老人不在了,我们都不怎么回老家了。再一个,孩子上高中后,他们家梓航读了国际高中,而我们为了离女儿的学校近,一直在外面租房子住。只是在孩子们上大学时,两家约着吃了顿饭。梓航申请了美国的波士顿大学,去了美国,据说这几年都没有回来过。瑜他们俩口子仍然是满世界跑,据说在北京的时候并不多。

这次看我们去了上海,正好他们也要去上海,才联系的我们。只可惜,我们还得为了生活为了工作,继续回来坚守岗位。

有时候,好想象一个有钱人一样生活,到处都有别墅,哪怕在自己喜欢的地方有一套公寓也好,想在哪儿生活,哪儿就是家。不必像我们一样,即使出去几天,还得操心工作,计算每一天的住宿费,甚至还得算计着什么交通方式更便宜更合适……

瑜他们的那种生活想想都令人向往。瑜说:“你来呀,随便住随便住,我们还可一起逛逛大上海,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我只能哈哈大笑,层次不够,还真是消受不起。我还是先过好自己普通人的生活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经历了三年的特殊时期,很多外来游子都没有回家,真的很伤心,记得刚开始,有的家人没有,子女都无法...
    花阡陌2022阅读 708评论 0 0
  • 【日精进打卡第1762天】 【知~学习】 《六项精进》 《大学》 【读书】 1、《董明珠传》OK 2、《活法》二遍...
    丛培国阅读 906评论 0 0
  • 穷苦的童年不愁长 七十年代初,小梅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养活一个孩子也要看老天爷给的运气...
    供养梦想阅读 1,092评论 0 0
  • 去年过年回老家,我在水井边发现了一片多肉,任意地长水汪汪的草地上,在杂草丛生中显得颇有生气。一片的绿莹莹中,它们是...
    米夏的小星阅读 1,586评论 4 8
  • 去坝下洗衣,听湮子的传说 塘中水仙(侯桂珍) 早些年,每当春夏交接的时候,我们那里河岸上的家家户户,拆了棉被棉衣,...
    塘中水仙阅读 1,67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