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灵感是怎么来的?

灵感这个东西,玄之又玄。它称不上是天赋,但能让人才思泉涌,下笔如有神。

近期由于学业缘故需大量读书,而我也刻意要求自己多做输出。写得多一点,比平时久一点,自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专门写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什么都写不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

平日里读文学、看剧,都可以让我联想到心理学、情感篇,总之会有一点东西是想要表达的。 但是正要写作时,我紧盯着书上面的字,脑子却缺乏了转动。自然不会产生新的东西,也就不会有灵感出现了。


于是,我在某读书app上偶然发现了一个㊙️密:很多高产的书评人,写文章的思路角度独到,思想深度非常人所及。底下也有很多读者评论:这文笔不出书可惜了/ 这正是我想说却表达不出来的感受/ 犀利却又极为准确,你太厉害了.......之类的评论。

令人艳羡的不是文采和笔力,反而是写作的角度和思考的深度。只因语言和文字是可以反复修改得到的,而能否思考到属于自己的观点和表达的角度,则是可望不可即的。


遂即,我越是往下翻,越是发现了:写作是需要锻炼的,而作者也时不时透露,其写作的目的,也是在总结读书精华的同时,练习思考的能力。从其写作初期和最新的文章来看,确实有明显的变化的。

重点在于思考,以及刻意地、深度地思考。


所以可以看出来,平日里笔耕不辍,以及长期地刻意思考,就是写作提升的秘籍。当然依靠天赋和后天培养的大有人在,然而毕竟是少部分。

真正的大部分普通人都是依靠“惯性”在写作,即是“随手写其心”,这个过程里缺少停顿、和缓慢思考后的内容呈现。然而这已经是很好的了,超越了很多想写作却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了。

而灵感,是大脑刻意练习后的“肌肉反射”,非长期不能至也。先有思考的习惯、后有思想的内容和角度。

来日方长,慢慢练写码字吧。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就像今日这篇,缓慢地写出心中所想。

写,总比不写好。您说是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