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乘客,你好,欢迎乘坐49路末班车,这是你的车票请收好。
车牌号:49路末班车
车票号:H20250710
车票价:1440RMB
经停站:摘抄站、回顾站、启发站
参考资料:《冯唐讲资治通鉴》
摘抄站:
1)庞涓有超于常人的自知之明,也有超于常人的凶狠。庞涓觉得自己不如孙膑,使用诡计砍断了孙膑的双脚,还用针在孙膑的脸上刻下了字。面对这般的残害和羞辱,孙膑并没有颓废,并没有自杀,而是“看脚下,不断行,莫存顺逆”,隐忍等待机会。
2)最好的东西就这么多,竞争永远存在。更可怕的是你们扪心自问,知道自己实力不如别人,哪怕你已经先人一步,但你非常清楚你自己的实力、自己的脑力、自己的智慧,特别是自己的智慧,和某些人比就是差一个等级。
3)孙膑聚集他的能量,等待机会。虽然孙膑没有双足,但是孙膑的才能依旧在闪烁,能够照耀他之后的每一步。所以,如果身处逆境,在等待,在磨剑,也饿哟啊战略性地去想象这些机会可能来自什么地方,如何把眼线放出去,如何收集信息,等等。
回顾站:
在《冯唐讲资治通鉴》中作者冯唐老师借助庞涓与孙膑两个人之间的peer pressure(同侪压力)讲述了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面对与处理同侪压力。
庞涓与孙膑出自同一个师门,共同的学校与共同的老师。按理说两个人是同窗同学,彼此之间应该相亲相爱,但在同窗时,庞涓便非常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与孙膑在军事上的巨大差距,认为其在将来竞争的过程中必定会对自己产生威胁。尽管庞涓成为了魏国的大将军,孙膑还没有展示出自己的军事上的才华,庞涓依旧心生恐惧,于是假借招孙膑到自己麾下,乘机陷害孙膑,砍了孙膑的双脚并在孙膑的脸上刻字。
面对自己非常信任的同窗好友的背叛,我想当时的孙膑的内心是非常痛苦与绝望的,但是其并没有为此怨天尤人,没有选择自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绝望感,而是聚集自己的能力,等待机会。在一次齐国使节来到魏国,孙膑约见了齐国的使节,并让对方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将自己带离魏国去到了齐国,并约见了田忌、齐威王,让他们认为自己拥有军事才能,能够帮助齐国出谋划策。
最终的结果是孙膑采用“围魏救赵”的策略救了赵国,并在马陵之战中巧用“减灶”的计策诱导庞涓,将其射杀,获得马陵之战巨大的胜利。
启示站:
作为庞涓,其在非常早的时候便洞察到自己与孙膑的军事才能的差距,在看到两者的差距的时候并不是加强学习,提升自我,缩小差距,或者是将孙膑真正招到自己的麾下,让孙膑为我所用,站在同一阵列上,共同将彼此的枪口对外,甚至是认输服软,跳出两者的竞争,寻找新的可以发挥自身才能得场所。庞涓选择的是设计陷害,让孙膑丧失行动能力,画字羞辱,以此践踏孙膑的尊严,希望以此来让孙膑就此堕落,让其尽管有智慧,有天赋也无法施展,甚至是自杀。
然而,作为被迫害的孙膑并没有因此消沉,没有怨天尤人,没有陷入绝望而自杀,而是采取最积极的方式去应对庞涓的迫害,默默承受内心的痛苦,默默积攒自己的能量,等待机会的来临。当看到有齐国的使节来到魏国时,迅速做出行动,向齐国使节推销自己的军事才能,让其帮助自己出走,又向田忌、齐威王推销自己,让自己隐居幕后,出谋划策,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辞以刑余之人不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我是受过刑的人,两个脚都没有,做一国之将又失体面,还是让田忌做大将,我坐在车里,在幕后出主意。
在那一刻,突然看到了孙膑听到庞涓要招自己到麾下的兴奋之情,被庞涓陷害的绝望之情,自己无法做大将而隐居幕后的无奈之情,最终听到庞涓在树下喊出“遂成竖子之名”时,心中一定五味杂陈吧。
面对逆境,要看脚下,不怨天尤人,不断行,莫存顺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