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八

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八

(合四十四法,方十首)

179.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一云络)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180.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1.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182.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183.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184.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185.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186.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187.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188.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189.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190.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191.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192. 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193.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194.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攻其热必哕。

195.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196.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197.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198.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199.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200.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201.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202.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203.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干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204.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205.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206.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

207.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方一。

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大黄四两(清酒洗)。

右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208.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方二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209.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三。

210.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211.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212.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止后服。四

213.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214.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六

215.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216.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217.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八

218.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219.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又作枯一云向经),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方九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20.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十

221.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方十一

栀子豉汤方

肥栀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绵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煮栀子取二升半,内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者,止后服。

222.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方十二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23.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方十三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224.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方十四

225.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方十四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226.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227. 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能食者,则衄。

228.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十五

229.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方十六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230.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十七

231.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十八

232. 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麻黄汤,方十九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233.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二十

蜜煎方 

食蜜七合

右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着,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两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疑非仲景意,已试甚良。

又大猪胆一枚,泻汁,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

234.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二十一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取汗。

235.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二十二

236.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方二十三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擘)、大黄二两(去皮)。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237.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淤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方二十四

抵当汤方

水蛭 三十个(熬),虻虫三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238.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二十五

239.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240.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二十六

241.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二十七

242.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二十八

243.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吴茱萸汤,方二十九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244.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方三十

五苓散方

猪苓(去皮)、白术、茯苓各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桂枝半两(去皮)

右五味,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245.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246.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247.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方三十一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炙)、大黄一斤(去皮)、厚朴一尺(炙,去皮)、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别作脂)。

右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248.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三十二

249.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三十三

250.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三十四

251.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一云不大便),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三十五

252.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三十六

253.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一云大柴胡汤)。三十七

254.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三十八

255.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三十九

256.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四十

257.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四十一

258.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259.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260.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四十二

261.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方四十三

栀子柏皮汤方

肥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262.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方四十四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连轺二两(连翘根也)、杏仁四十个(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

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200评论 0 33
  • 一、桂枝汤类方 1、桂枝汤 适应证: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
    听莲阅读 3,166评论 1 6
  • 上一章 一 当初从县里考来市里,不过是想逃离家而已,虽然从父母的角度看,我是上进而努力的孩子,让他们脸上有光。...
    一鹿长清阅读 448评论 0 2
  • 这周很放纵,但是某些方面又很自律。 快闭组时就想着要好好玩,闭组之后就基本上没去过小组,总是想着怎么冲击王者更高的...
    王贺祥_三月阅读 144评论 0 3
  • "What a pity!"霎时成了“What a beautiful day!" 下午3点45左右突然发现手机里...
    境外阅读 3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