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我女性美在哪,我想,美就美在其独立个性和精神。
国家常以主权为重,同理,女性也只有真正拥有主权才能实现其独立。最让我可喜的是,三月八日不再是“妇女节”,改称“女王节”,单单从“女王”来看,女性的地位明显是上升的,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五四时期,知识女性开始追求自由独立,丁玲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她的小说中,女性往往会为了独立而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淋漓尽致地雕刻女性成长的痛苦。《莎菲女士的日记》描绘了一个追求灵肉一致的爱情生活的女性形象。莎菲执拗地寻求人生的意义,用一颗火热的心去鄙视世俗,却又在希望尽失时急于逃避。丁玲对莎菲心理的描写是女性内心最深处所渴求的呐喊,亦是对那个时代畸形的反叛,对那个社会的不满。莎菲虽是病态,但依然具有里程碑意义,女性不再站在男人身后,而是主动走到历史的前台,用自己的力量为广大女性同胞争取一片天。
女性走向前台的过程是万分艰难的。新事物的产生总会遭到旧事物的扼杀,女性在沉沉浮浮中稳住了步伐,不卑不亢的从幕后走到台前。苔花也学牡丹开,即便当初弱小,依然不忘初心,总要开成牡丹才算是成功。女性便是这般坚毅,如此不屈。
世界以痛吻我,却要我报之以歌。沈从文的《萧萧》中,萧萧虽是童养媳,依然憧憬着女学生的生活;老舍的《月牙儿》中,“我”把自己明码标价,沦为风花雪月女子,却曾努力尝试通过劳动独立谋生;许地山的《缀网劳蛛》中,尚洁摆脱童养媳的宿命,寻求真正的解脱。从一篇篇经典中,不难看出,女性在觉醒,男性对女性的重新审视。开辟新的道路从来都是艰难的,女性的独立尤甚,这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被历史所见证,被时间所沉淀,被人类所铭记。
男女之间是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然而这联系又必定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伤逝》中有曰,“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女性在有经历基础时,才会遇见自己想要的爱情。有了面包的爱情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才能当窗剪红烛,共赴巴山夜雨。爱情也只是滋润,独立才是你自己的。
历史的滚滚江水中,女性的一生沉沉浮浮。胡适说:“独立就是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才是独立的精神。”独立的女性无疑是美的,亦是更具吸引力的。自女性独立的那刻,历史开始平视女性的存在,尊重女性的思想。
胭脂俗粉能短暂美化外在,而人格独立却是持久美化内在。质变必须有量的积累,人格的独立是需要知识来堆积的。所以,读书对于女性来说是重中之重,思想上的独立才会带来行为上的独立。我想,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女性的美便是浓妆艳抹却依然出水芙在蓉般清秀。
女性的美,不仅仅是形体美,更是内在美。我想,我们成为女王的必备条件便是内在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