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傅佩荣原文
季氏在家庙的庭前,举行天子所专享的八佾之舞。孔子评论这件事时,说:“这可以容忍,还有什么是不可容忍的!”
“季式”即季平子,名为季孙意如,为鲁国当权卿大夫。
“八佾”是舞名,每佾八人,八佾六十四人,为天子专享之礼乐。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季平子以大夫身份而用天子之礼乐,无异于礼坏乐崩,天下无道,所以孔子极为不满意。这件事说明当时周天子已经势力衰微,诸侯各自独立,连大夫也胡作非为了。
心得
“佾”是古人舞蹈奏乐的行列。八个人为一行,这就叫一佾。八佾是八行共六十四人。按周礼只有天子才能用。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因鲁国国君是周公后代,周公曾有功于周王室,为报答周公之德,周成王赐给鲁国用天子这礼乐祭祀的特殊待遇。
季氏,春秋末期鲁国的新兴地主阶级贵族,也称季孙氏。当时,鲁国季、孟、叔三家,世代为卿,权重势大;尤其是季氏,好几代都操纵着政权,国君实际上已在他们的控制之下。鲁昭公曾被他们打败,逃往齐国,鲁哀公也被他们打得逃往卫国、邹国和越国;到鲁悼公,更几乎只挂个国君的空名了。
至于”八佾舞于庭“而激起孔子愤怒的这个季氏,究竟是季氏的哪一代?上述原文中没有说明。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和《汉书·刘向传》载,这个季氏,可能是昭公,定公时的季平子,即季孙如意。按规定他只能欣赏四人一排的舞蹈。但他居然摆出八佾,完全是以天子自居,与中央抗衡,这是大逆不道,违礼的行为。孔子认为季平子是大夫,不该忍心用天子的礼乐主持祭祀,这是对天子,国君的蔑视。
孔子在谈论到季孙氏的时候说:“他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使用了周天子的八佾,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
孔子为什么要在《为政》章以后讲到礼乐呢?
《学而》章讲的是求学的宗旨。《为政》讲学的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问。《八佾》则讲了文化精神。
孔子在《孝经》开宗明义章中首先讲:“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此处的至德是至美之德--孝悌也。要道是要约之道,礼乐也。所以孔子说:“先代的圣帝明王都具有至高无上的美德和具体鲜明的道理与方法来治理天下,以顺应天下百姓的心,因此天下的百姓和睦相处,上上下下都和和气气,互相没有怨恨。”在这里孔子明确指出礼乐的重要性。
“礼”是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乐”是音乐。《礼记.文王世子篇》中: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欢喜),恭敬而温文。 《礼记.乐记篇》: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悸(因害怕而心跳)则王道备矣! 又云: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乐,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歼。 又云: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至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又云:是故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间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又云: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以上只是简短的列举几条孔子关于礼乐的话。已经可以想见礼乐的重要性。而孔子理诗书,定礼乐,正是孔子慈心。
所以,孔子讲完《为政以德》后,指出季平子“舞八佾于亭”的失德行为,很显然是在向鲁国国君及周天子展示淫威,显露犯上作乱之心。“三桓”的这些所作所为让孔子深感忧虑,最终策划了“堕三都”行动。
"堕三都"。"堕"通“隳”(huī ),意为毁坏城墙。
周朝有规定,贵族诸侯的城墙不得超百雉(三百丈),为了防范他们日后造反。但是, “ 三桓”( 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掌控国家政权之后,分别违背礼法,筑有城邑作为各自的统治中心。季孙氏筑城于费(今山东费县北),孟孙氏筑城于郕(今山东宁阳东北),叔孙氏筑城于郈(今山东东平东南)。随着 三桓的强大,三桓的家臣逐渐掌权,常依据城邑发动叛乱。因此,任鲁国司寇的孔子借机取得“三桓”信任,打着削弱三桓家臣势力的旗号,主张拆除这些“违章建筑”,命令鲁国“人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实际为了削弱“三桓”势力,提高鲁国公统治地位,这次行动叫做"堕三都"。
时值子路任季孙氏都宰,积极实行隳三都。叔孙氏因家臣侯犯曾依据郈邑叛乱,将郈的城隳毁。 季孙氏将隳费城, 公山不狃从费起兵袭击国都,被孔子派兵打败,于是费城又隳毁。在拆毁孟孙氏的成城时,受到成邑宰公敛处父的抵制。十二月, 鲁定公亲自率师包围成城,也没有攻下。堕成之举,半途而废。同时也暴露出孔子真实目的,与三桓成为了敌人,最终孔子不得不中断仕途和救国理想,“迟迟吾行”地与弟子们踏上了 周游列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