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宝臣(762-781年),在任19年,幽州密云人,奚族,安禄山养子,参与安史之乱,投降后任成德节度使,割据河北,被术士投毒毒死,享年64岁;
2、李惟岳(781-782年),在任1年,李宝臣之子,抗拒唐军,兵败被杀,传首京师;
3、张孝忠(781-782年),在任1年,信州(今吉林省)人,奚族,安禄山旧将,安史之乱平定后归顺唐朝,李惟岳反叛后参与平叛,先后任成德节度使、义武节度使等要职,忠于唐朝,病逝,享年62岁;
4、王武俊(782-801年),在任19年,太鲁州(今吉林省)人,奚族,参与李惟岳反叛时反水杀死李惟岳,后举兵反叛再次归顺,任成德节度使等职,病逝,享年67岁;
5、王士真(801-809年),在任8年,节度使王武俊长子,袭任成德军节度使,对唐朝颇为恭顺,病逝,享年51岁;
6、王承宗(809-820年),在任11年,节度使王士真之子,袭任成德军节度使,占叛后归,元和十五年病死,享年不详;
7、王承元(820年),节度使王士真之子,王承宗病死后被拥立为帅,忠于唐朝,请求外调,历任数镇节度使,卒于任,年仅33岁;
8、田弘正(820-821年),在任1年,平州卢龙县(今河北省)人,鲜卑族,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侄,初任魏博节度使,后改任成德节度使,兵变被杀,终年58岁;
9、王廷凑(821-834年),在任13年,蹛林州(今内蒙古)人,回鹘族,袭杀魏博节度使田弘正,自称节度留后,唐朝征讨失败后不得已授成德节度使,多次反叛,大和八年去世;
10、王元逵(834-855年),在任21年,节度使王廷凑次子,袭任成德节度使,忠于唐朝,参与唐平刘稹泽潞之战,大中八年去世,享年43岁;
11、王绍鼎(855-857年),在任2年,节度使王元逵之子,母为唐宣宗孙女,袭任成德节度使,大中十一年去世,享年不详;
12、王绍懿(857-866年),在任9年,节度使王元逵之子、王绍鼎之弟,袭任成德节度使,忠于唐朝,病死,享年不详;
13、王景崇(866-883年),在任17年,节度使王绍鼎之子,袭任成德节度使,参与平定庞勋叛乱,忠于唐朝,中和三年病逝,享年37岁;
14、王镕(883-921年),在任38年,节度使王景崇之子,袭任成德节度使,后梁建立后被封为赵王,建立赵国,后兵变被杀,享年49岁;
*15、张文礼(921年),燕人,汉族,杀节度使王镕后继任后梁成德节度使,后唐讨伐时惊悸而死,享年不详;
*16、张处瑾(921-922年),在任1年,节度使张文礼之子,袭任成德节度使,被后唐所灭。
*注:张氏父子在任时已属后梁。
点评:
1、唐朝共有14任成德节度使;
2、唐成德节度使相对比较稳定,只有李氏、张氏、田氏、王氏四家;
3、成德节度使大多忠于唐朝,但只有2任由唐朝直接任命,其余世袭或由士兵拥立;
4、唐朝14任成德节度使当中,奚族7任,鲜卑族1任,回鹘族6任,全部为北方少数民族;
5、在任最长的为第14任节度使王镕,为38年;
6、最长寿者为第4任节度使王武俊,为67岁;
7、善终者10任,占71.4%,不善终者4任,占28.6%;
8、成德镇赋税不经过唐朝;
9、第15、16任张氏父子覆亡后,成德节度使割据势力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