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3年:做一名优秀的赛手

过去的一年,我成功的从一名营销顾问转型成了一名销售代表。

 从销售代表转型到营销顾问,我用了十余年的时间,践行了1万小时定律;从营销顾问转型到企业的首席销售代表,我用了一年的时间。

在工作的年终复盘中我讲,过去一年做了三件事,跑通了营销模式,找到的竞争生态位,做实了品牌标签。

建模型、再定位、知行合一,这是过去的一年自己全力以赴做的三件事

做教练是一回事儿,参与比赛是另外一回事儿。不是冠军选手,但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一名优秀的教练却不一定能够成为冠军选手。

这一年我努力的在用自己教给别人的方法指导自己,譬如佑童的竞争生态理论、动作化落地的方法论、节奏把控的三个轴线。

也从来没有忘记做事的初心(第一性原理)、做事的原则与模型思维,并利用这些自己总结的、习得的方法论去指导实践。

这个一年最大的感知是,我们所谓的第二增长曲线一定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在第一曲线上增长出来的,他源于我们的资源禀赋、更源于我们的能力圈,同时又与今天的市场环境密不可分。

这不就是佑童企业竞争生态位的打造原型吗?

最重要的是,这一年从0到1做产品的实践,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最终所做的,与我们最初的设想的完全不是一个物种,这正是MVP(最小化产品测试)的魅力所在。

这一年,让我进一步感知到了进化的力量。

我一直深信,创业就是一个从“价值假设”到“价值创造”,再到“价值传递”与“价值变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与团队的文化看不见,但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业之初,我告诉自己,价值、细分、践行是我要遵循的核心价值

二次前行,我们告诉自己,阳光、价值与爱是我们做事的初心与原则

务实与务虚同样重要,务实让我们脚踏实地的走出每一步;务虚让我们做事之初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这一年,我们认识到了“常识的价值”。稻盛和夫先生说,“作为人何谓正确”,这是他管理的原则。

所以,我们做事的时候给自己定了几个原则,长期主义(不割韭菜)、价值(做增量)、爱(产品要有体感);这难道不是常识吗?

越是常识的东西越有效,今年有一句话我一直在嘴边念叨,那就是“让合作伙伴舒服”。

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这一点很重要。

这就是我们给自己制定的原则,这就是我们遵循的常识,这就是我们打造的文化。

转型,不仅对于企业,对于个人同样存在。

疫情放开以后,大家感觉到不是经济向好、行业向上,而是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难。

这一年,我除了出差时间,几乎都是打滴滴上下班,我总是在问不同的师傅,他们一天可以跑多少钱?多数人告诉我200多,有的还不到,超过的一定是“拼命”到十个小时以上。

为了一个城市的最低生活标准,却要“搭上自己的车”全力以赴,我能够感知到它们的难。

但我更知道,转型,其实并不难,只是很痛苦而已

我从教练转变到赛手,切身感受到其中的痛苦。

这一年,为了讲一堂课的货款,我要拜访客户很多趟;以前,一个人服务一个项目的收益,抵得上今天一个团队创造的效益。这就是现实。

痛吗?的确很痛,但我们深知,爬坡的路很累,但那是成功的路。

躺平、不求改变,那是下坡的路;下坡舒服,但是后期会更难。

当跑滴滴都不如上班的时候,我们要思考,我们的下一个出路在哪里?

规划的价值非常大,这一年我们的团队去都江堰团建,深刻的感知到“规划”的力量。

在那个原始的年代,李冰父子,利用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个节点的设计,将滚滚的江流趋利避害,既保证的对成都平原的灌溉,又避免了汛期的自然灾害。

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多一些规划,就会趋利避害,少一点后顾之忧。

也许,这就是务虚的价值。

“知道,并不等于能够做到”,我时刻用这句话警醒自己。

我们总是在强调工作的聚焦,但是还是做了很多离目标很远、无益的工作。

我在企业负责市场部的时候,就有一位行业前辈告诉我,“市场部不能找存在感”。

我时刻谨记在心,并时刻提醒自己,不能为了做事而做事,要时刻关注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围绕着目标去做事。

也许,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价值。很多道理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我们比较难做到。

当然,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做,而是我们“不能做”;我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成长。

朋友闲聊,他说有时候总会被客户、下属的某个行为“堵”的你整宿睡不着觉。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不仅自己会“被绑架”,原来被自己视作榜样的人也会被绑架。

这个时候,我理解了阳明哲学中所讲的“修行就是修心”。

这一年,我自己也深刻的认知到了“在解决问题中成长”的价值。

回顾2023年,我总结出“建模、参赛、知行合一”三个关键词。

那么,展望2024年,我的关键词又是什么呢?我脑海中浮现出了下面三个词:

爬坡,破圈,平和。

继续爬坡;个人破圈、产品破圈、规模破圈;平和,让自己重归常态。这些就是未来一年自己要做的事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