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每天都特别忙,却不知道自己忙了些什么。
到了晚上,睡觉前,就会有一种羞愧感涌上心头。
妈的,该做的都没做,我白天都特么干了些什么?
然而,睡了一觉,第二天又开始了这种重复性循环……
这是我最近看的一本书《慢思考》,开头的一段话。
扎心了,扎得透透的。
我们到底为什么节奏这么快,这么忙?
我们到底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状态?
我们总是做紧急的事,
而不是重要的事。
每天,我们无数次被打断。
手头正在做一个事,刚开了头,就被新的事情打断……
新的事情还没做完,第三件事又强行插入了……
每个来找我们的人,都说这件事非常紧急,需要马上处理……
于是,我们疲于应付每一个所谓的紧急的事……
就这样,忙了一天,一开始最重要的事,还只开了头……
更可怕的是,我们不断地被手机中的信息打扰。
实验发现,我们的手机每天要被解锁110次。
我们平均每小时要看9次手机。
也就是说,不到7分钟,我们就会放下手里的工作,去看一次手机。
我们的工作不断中断,不断被打扰。
解决办法
批量处理事情,减少切换次数
你可能会觉得,被打扰是一种宿命。
但其实,大部分的干扰和你真正的工作,完。全。无。关。
我们要学会批量处理同类事件。
比如,集中一个时段去处理邮件和微信上杂七杂八的事;
然后关掉手机,把大段的时间拿来处理最重要的事。
科学研究发现,30分钟不受打扰地处理一个任务,效率比3个10分钟要高3倍。整整3倍啊女士们乡亲们。
我们总是试图同时完成一百件事。
我们总是在瞎忙。
这个也在做,那个也在做,结果什么都没做好。
其实,我们同时处理很多事,是为了自欺欺人。
我们假装“日理万机”,试图去减少一些心理上的罪恶感。
毕竟,还有成堆的工作没做,太让人焦虑了。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叫Vivian。
她每天同时做好多事。
要维护社群,跟粉丝互动;
要做数据报表,给研发提建议;
要策划活动,让用户参与……
她觉得自己好敬业啊,结果,年终评定,她的业绩评分没及格。
她去找主管理论,结果主管说,你是做了很多事,但你每件事都没有做到最好。论社群维护,你没有Alice厉害;论数据报表,你没有CC厉害……你的忙碌并没有产生真正的价值。
Vivian很崩溃,跑来问我,她该怎么办?
解决办法
一个时段,专注地做一件事
千万不要误会,一心多用不是能力,专注才是能力。
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投入地做一件事,这种能力越来越稀缺了。
很多脑科学家都说,一心多用是一个假象,我们的大脑并没有真的同时在解决多个问题。
还是认清自己的局限吧,一个时间段只设立一个目标。
比如,今天晚上的目标,就是看完两篇小黄文,那就绝对不能中途去想什么工作计划。
还有,在一个细分领域里深耕,而不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在任何领域都很平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