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到的叛逆期

篮球场的篮筐被晒得发烫,我把外套往铁丝网上一搭,光脚踩在塑胶地上。下午三点的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旁边穿潮牌的小子们投来打量的目光——这个年纪的男生该在奶茶店聊球鞋,或是对着手机刷招聘软件,谁会抱着颗磨掉皮的旧篮球,在空场地上投着不准的篮,投偏了就追着球跑,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这场叛逆来得没头没尾。前几天还在便利店按"健康清单"挑食物,今天就蹲在路边啃刚出炉的糖油果子,芝麻粘在嘴角也不擦;上周还跟着导航走直线,突然就关掉手机拐进弯弯绕绕的老巷子,闻着谁家飘来的饭菜香瞎逛;甚至连说话都变了,不再刻意模仿大人的沉稳语气,遇到开心的事会"哇"一声,看到流浪猫会蹲下来学猫叫,管它别人觉得傻不傻。

之前活得像按剧本走的情景剧。和朋友约好周末聚会,必须提前列好"流程表",生怕冷场;喝饮料只敢点"大众款",怕说"要常温少糖"显得矫情;就连听歌都在跟风,排行榜上的新歌一首首加进歌单,其实耳机里藏着首破音的老歌,是高中时偷偷刻在光盘里的,歌词都快磨掉了。我们总被教着"要合群",却忘了问自己"想怎样"。

我在旧书市场淘了本缺页的探险小说,坐在树荫下看。风把书页吹得乱翻,有几页粘在了一起,倒像是作者故意留的悬念。修自行车的师傅蹲在旁边补胎,说"现在年轻人不都看手机?"我指了指他工具箱里的铁皮手电筒,老式的,开关要拧的那种,小时候总偷拿爷爷的来照蚂蚁洞,现在他用来照车胎的裂缝。

路过小区的健身器材区,有个大爷正对着单杠较劲。他试着往上拉,胳膊抖了抖又落下来,却笑得像个孩子。我突然想起自己中学时,总被体育老师说"男生要练肌肉才有型",于是硬撑着举哑铃,结果第二天胳膊酸得抬不起来。现在我爱上了夜跑,不用计步器,不用追配速,跑累了就停下来看月亮,看路灯把影子拉成长长的一条,像在和自己赛跑。

傍晚坐在公园长椅上,看小朋友们追着泡泡跑。有个扎冲天辫的小姑娘把泡泡棒递过来,说"哥哥你也玩"。我接过棒子挥了挥,泡泡飘起来,在夕阳下闪着光,有的刚升空就破了,有的飘得老远。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攥着泡泡水能玩一下午,后来长大了,觉得"这是小孩子的玩意儿",就再也没碰过。现在我口袋里揣着颗弹珠,是在老院子的土里挖出来的,对着光看能看见里面的花纹,像把春天关在了里面。

天黑时,卖炒货的阿姨收摊了,问我"不回家?"我晃了晃手里的炒栗子,是刚买的,热乎得烫手心,剥开一个,甜香味儿漫出来。她笑了:"我儿子像你这么大时,总说要闯荡世界,现在天天加班,说要攒钱买房。"

其实叛逆哪分早晚,不过是突然不想再端着了。不想再被"应该"绑架,不想再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就像那棵长在石缝里的草,别人都往沃土钻,它偏要在硬邦邦的地方扎根,却也能迎着风生长,长出自己的韧劲。

往回走时,路灯一盏盏亮起来。我踢着路边的小石子,影子在地上跟着跳。晚风里有饭菜香,有笑声,还有自己哼的跑调的歌——原来不用急着长大,不用假装成熟,这样慢慢走,认真感受每一刻,就挺好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