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九华山的背后》发铜陵网引发热议

我的《九华山的背后》发铜陵网引发热议。

网友亍行采味留言:

林老师文中:“我没举头东张西望,从八十一台阶上去,拐过一个挺大的庙宇,就行走在一条两边都是松树的山头上,然后掠过小天台的边缘,就到了九华山的背后。踏着起起伏伏的山路,走了几里路,就隐身于山中,这山仍和九华山连着,却不归九华管理处,属南阳林场。”

应该是从九华街往上禅堂那条古道向上进入小天台往回香阁的古道快到回香阁时走回香阁至平田岗的古道(回香阁~平田岗古道稀有人走,几乎半废),由平天岗下到盘山公路即上闵园处,穿过公路再继续下山走不远到大岭与七贤峰间的山谷即可至林场办事处的平房处。

我说,回香阁我有印象,去小天台的路上见到这个标牌。不知道是不是古道,可以肯定的是能到南阳。

网友留言: 林老师文中提到:  “山路拐到一条溪边。兄长下了路,跳过几块石头,就是我们的住处。这也是一个草棚,长方形的,与山涧为伍……”

    住的不知道是不是在快到转身洞的附近?山上砍出的防火道是驴友徒步的“高速公路”。

我不知道是不是转身洞?我记得到了住处,没再往前方走过。网友发的砍火道图片倒是像极了记忆中的场景。

亍行采味还留言:林老师文中说到的九华山后山,大部分是目前驴友后山徒步的热门线路的必经之处,比如林场、由林场往后山的古道(这是明清南阳~苦妹潭(现在叫神龙谷景区)~白沙岭(又名沙子岗)~转身洞~中闵园的古道,到1996年建九黄公路时,从楼台山后部分沿古道路迹。)

据九华山志记载:

明、清两代,由南阳往九华的古道铺筑通行,九华南大门敞开。这一时期有5条石板大道,纵横交错,曲折迂回,汇集于九华街。“香客或南自浙江、徽郡,北自山陕远来”(明蔡立身《九华山供应议》)。登临九华,已很方便。

七十年代,青阳至西洪岭筑乡间公路,石板路已废。

东南路,由南阳(今南阳乡)经清圲、分水岭、平田冈达九华街。石板大道,宽1.5米,全程20公里。行者多为徽歙、江浙方向的人。

我哪知道这么多?事情过去四十五年了,往事都已模糊,真想重走一趟曾经走过的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八0年初夏,我中考溃败。躲在没有阳光的房间里,耳畔父亲“要么复读,要么去搂锄头竿子”的话嗡嗡作响。我实在不想回...
    林建明阅读 2,701评论 2 32
  • 我的旅游是从工作第一年的1989年夏季开始,自驾游从2003年10月开始。2018年初,一次在翻阅旅游攻略时,看到...
    随心而往阅读 4,350评论 5 19
  •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曰:“王之所大欲,可...
    FrancisTsai阅读 793评论 0 0
  • 中国旅游地理的主要内容:旅游资源的研究、旅游者的研究、旅游业的研究、旅游信息与地图的研究、旅游区划的研究 中国旅游...
    欧阳Latin阅读 2,563评论 1 2
  • 血管干净,不易生病——守护健康的生命通道血管如同贯穿人体的"生命高速公路",负责输送氧气与营养,排出代谢废物。若血...
    ffft阅读 4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