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流行使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
小说中的玄奘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御弟”,奉皇命带领三名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可历史上的玄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
出身名门,少有大志
玄奘原姓陈,名祎,公元602年(一说公元600年)出生于隋朝末年的河南洛州(今河南偃师),是家里的第四个孩子。
他的祖上是东汉名士陈寔,父亲也是个博学之士,十分重视对小玄奘的教育。而玄奘也从小便表现出了自己的不凡气象。
玄奘八岁时,父亲给他讲授《孝经》,里面记载有曾子避席的故事:曾子回答孔子的问题时,为表示对孔子的尊敬,特意离开坐席,恭敬地站着回答。
小玄奘听到这,立刻整理衣服,站立起身,说:连曾子听老师教诲时都要起身避席,我今天听父亲您的教诲,哪有安坐之理呢?
父亲听闻大喜,认定自己的这个老四将来一定成大器。
自此之后,玄奘更加刻苦读书,钻研经典,“非雅正之籍不观,非圣哲之风不习”,自小便养成了良好的品格。
剃度出家,佛门伟器
但要成就伟业的玄奘注定要饱经磨难:本就母亲早亡,在10岁那年,父亲也去世了。
于是,小玄奘便跟随已经出家的二哥——长捷法师陈素——到洛阳净土寺修行。
不久,隋炀帝命大理寺卿郑善果在洛阳剃度14名僧人。当时符合条件的有数百人,而玄奘因为年纪太小,不能入选。
但有时命运就是这样神奇。落选后,玄奘可能是因为心情沮丧,站在官府门旁不走,恰巧被以识人著称的郑善果注意到。
他感到玄奘年纪虽小,但气度不凡,便问他出家是为了什么。
没想到小小的玄奘竟答道:“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我之所以出家,从远处说是为了继承如来佛法,从近处说是为了弘扬佛教。
郑善果一听,当即予以破格录取,并对身边的人说:习诵佛经容易,但大家风骨难得,这个孩子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佛门伟器。
剃度出家后,玄奘在净土寺跟从景法师学习《涅磐经》,又随严法师研习《摄大乘论》。
玄奘不仅刻苦,也十分有天赋,他只要听法师讲一遍,就能了解经文的大意,再自己看一遍,便能全部记住。
就这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天赋以及法师的指导,玄奘的佛学功底日日精进,逐渐崭露头角。
效法先贤,发愿取经
玄奘16岁那年,正值隋末天下大乱,唯独蜀中安宁、物产丰足,有不少高僧云集于此。
玄奘便与二哥前往四川。
玄奘在成都研习各个佛教宗派、讲经说法,很快,他在四川一带声明远扬。
公元622年,玄奘20岁,在成都正式受具足戒,成为唐王朝登记在册的僧人。之后玄奘便游历各地,更广泛地研习不同宗派的经典。
后来,玄奘决定去往新王朝的首都长安,但他的二哥反对。
他便混到商旅队伍中,跟随商人出川,一路讲经说法,遍谒名师,并最终于公元625年到达长安。
虽然此时玄奘的名声越来越大,但他也越发地困惑。
在遍学当时中国佛教的各个宗派后,玄奘发现这些宗派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多有不同之处,甚至有很大的分歧,令人无所适从。
这时,公元626年,有天竺国的僧人到长安来讲经说法,他们对教义的解读令玄奘耳目一新。
于是,他萌发了到印度游学、解答疑惑的念头,去看看原汁原味的佛教到底是怎样的。
而他的这个想法无疑也受到了先贤的激励,他曾说:当年东晋的法显、智严法师也是以一时之士,克服千难万险到西方求取真经、普渡众生,大丈夫当继承他们的志向,怎能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
偷渡出境,西天取经
公元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25岁的玄奘与众僧人请求朝廷,准许他们西出求法。
不过,此时的唐朝刚刚立国不到十年,为保证国内局势的稳定,不许平民出境,因此玄奘等的请求未被批准。
这时,其他结伴的僧人都打起了退堂鼓,唯独玄奘毫不动摇,决心偷渡出境。
本来西行之路就因恶劣的自然环境而困难重重,再加上官府的缉拿追捕,可以想见会面临多少艰难险阻,何止“九九八十一难”,但年轻的玄奘仍义无反顾。
果然,玄奘刚到凉州,便有人向凉州都督李大亮报告:有一从长安来的僧人想西去求法。
李大亮大惊,逼迫玄奘返京。
但吉人自有天相,当时凉州的惠威法师,听闻玄奘想西去求法,非常敬佩,便派遣两名弟子偷偷将玄奘送出了凉州,三人昼伏夜行到达了瓜州(在今甘肃敦煌,非扬州的瓜洲)。
但到瓜州后,因前方有河阻隔,即使过了河,还需穿过一片荒芜之地,水草匮乏。恰巧,骑行的马也死了。三人便耽搁了一段时间。
这时,凉州都督李大亮下发的通缉令到了:令各州县搜捕玄奘一行。不过,玄奘的贵人再次出现。
刚巧,这份通缉令被信奉佛教的州吏李昌拿到。他怀疑这几个逗留多日的人,便是要缉捕的玄奘一行。
于是他拿着通缉令当面问玄奘。玄奘不知该如何回答,便没吭声。
见玄奘迟迟不答,李昌便说:要是您真的就是玄奘,我会帮您。
得此承诺,玄奘便说出了实情。
李昌非常敬佩玄奘西天求法的壮举,当着玄奘的面就将通缉令撕了。
之后,玄奘经玉门关、过五烽、渡流沙、抵伊吾(今新疆哈密)、至高昌(今新疆吐鲁番)。
又继续西行经过阿耆尼国(今新疆库尔勒的焉耆)、龟兹(今新疆库车)、跋禄迦国(今新疆阿克苏)。
而后翻过葱岭(即帕米尔高原),又折向东南行进,依次到达今天的撒马尔罕、阿富汗、巴基斯坦境内,并最终于公元631年到达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
从公元627年由长安出发,至公元631年抵达那烂陀寺,玄奘跋涉了4年多,行程5万余里。
印度留学,调和矛盾
那烂陀寺始建于公元5世纪初,是当时的佛学圣地。
寺院中单是常住僧人就有4000多名,还有许多非佛教徒,加起来有1万多人。
玄奘拜那烂陀寺住持戒贤法师为师,如饥似渴地学习了5年。
这期间,他先是克服语言关,下了很大功夫学习梵文,为之后回国译经打下了基础。
又遍览佛教经典,如《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集量论》、《中论》、《百论》等。
之后,他两度离开那烂陀寺,到周边其他国家切磋学习。又两度回到那烂陀寺,并受戒贤法师之托为那烂陀寺众僧侣讲法。
转眼间玄奘在天竺已经待了10年,公元641年,玄奘受戒日王邀请,参加在曲女城召开的佛学辩论大会。
在会上,玄奘讲解了自己的理论,并允许任何人诘问,但无人可与之辩。
最终他得到了当时大小乘佛教的一致认同,大乘佛教尊称他为“大乘天”,小乘佛教尊称他为“小乘天”,促进了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理论统一。
荣耀归国,文化使者
戒日王又邀请玄奘参加了5年一度的无遮大会,之后,玄奘便启程回国(公元641年)。
虽然西去时,玄奘非常落魄,靠一路偷渡到了印度,但东归时,由于他已声明远扬,沿途的大小国家都予以接待,一路风光无限。
公元644年,玄奘到达了于阗(今新疆和田),而后继续沿着丝绸之路于公元645年正月到达长安。
回到故国的玄奘更是受到了最盛大的欢迎。
当时唐太宗正在洛阳,准备东征高句丽,听闻玄奘归国,立即诏他到洛阳接见。
当年农历二月一日,玄奘在洛阳见到了唐太宗。
玄奘在回国时,携带了大量佛经:共有梵夹装佛经520夹、657部,还有佛舍利150粒。
所以玄奘先是提出在少林寺翻译这些佛经。
但唐太宗受南北朝时期梁武帝父子好佛事,导致国破人亡的影响,认为佛教无益。
并且,他一心想经略西域、开拓版图,而玄奘恰好对西域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非常熟悉,是经营西域的不二人选。
因此唐太宗一开始拒绝了玄奘的要求,反而想让他还俗,进入仕途。
但在玄奘的一再坚持下,唐太宗最终支持他在长安弘福寺设立译场,翻译佛经,并组织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佛教人才进行协助。
后来译经地点又移至大慈恩寺等地。如今西安的大雁塔便是为了存放玄奘自印度带来的佛经、舍利子而建。
终其一生,玄奘共翻译了75部佛经,总计1335卷。后人将他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除此之外,玄奘还撰写了《大唐西域记》,记录了他沿途经过或听闻的138个国家、地区和城邦,地理范围涵盖今新疆、中亚部分地区、巴基斯坦北部和整个印度地区。
其内容不仅包括当地的宗教信仰情况,还涉及了地理、政治、经济、制度、风俗等方方面面,堪称是那个时代西域的百科全书。
由于西域及印度地区的相关历史记载匮乏,直到今天,《大唐西域记》仍是研究这些地区历史的非常重要的文献。
如之前提到的那烂陀寺,在公元1200年前后毁于战火,1861年,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康宁汉发现了一片佛教建筑遗址。
他正是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才最终确定这片遗址就是那烂陀寺。
玄奘不仅对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还开启了中印官方交流的大幕。
在玄奘启程归国的同一年,公元641年,戒日王遣使远赴唐朝。不久,唐太宗也派遣以梁怀敬为正使的使团回访摩揭陀国。
此后,双方又多次遣使往来。最著名的当属唐朝的王玄策。
他曾四次来往于中印之间,开辟了从中国西藏进入印度的南线丝绸之路。
可以说,玄奘的西行求法不仅是一次佛学的交流,更是中印之间一场全方位的文化上的对话,极大地促进了佛教的进一步传播发展以及中印文化的进步,拓广了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