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之后再看《围城》,心境不一样,感想也不一样。
刚刚脑子里面过了一遍,把整个故事的脉络重新梳理了一下,从方鸿渐上船跟鲍小姐的一夜情,到最后她和孙小姐订婚结婚为了家庭观念柴米油盐吵得不可开交而结束。即使这种吵可能在生活中对于普通夫妻来说是一种常态,但是在刚刚看完的时候我还是有所疑惑,对于钱钟书老人来说,他的生活应该是很幸福的。没有这种生活经历的人怎么能写得出来这么细腻的故事。所以看完这本小说之后,我很想去看看杨绛的我们仨,看看他们一家的幸福生活。
整本小说从头到尾看完啊,那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想法。
首先肯定是从爱情方面,这本小说的题目叫围城。在没读之前我们都知道,小说主要是讲,婚姻外面的人羡慕婚姻中的人,婚姻里的人羡慕婚姻外面的人,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像一座坟墓,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方鸿渐这个主人公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纨绔子弟花花公子,他在船上和鲍小姐的一夜情之后又开始勾搭苏小姐。即使他是家里的老大,但是由于留过学受过西方思想的影响,他的思想还是比较开放的,但是由于家庭的关系,他的思想处于开放和儒化之间,两者之间难以平衡。他和鲍小姐的一夜情,他和苏小姐的若即若离,他对唐小福的真爱,以及最后他跟孙小姐之间莫名其妙的结婚,都体现出了他这个人的犹豫不决,唯唯诺诺。他最后和孙小姐的结合,到底是不是真爱?还是怜惜还是顺应?结了婚之后的他们,因为家庭、思想、性格等方面的原因也是争吵不断。所以在芸芸众生中找到一个自己合适的人是何其不容易,如果你已经找到了,就请珍惜吧,婚姻中多一点包容和理解,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宽容。
第2个方面应该是从职场方面。方鸿渐和赵辛楣应校长的邀请来到了三驴大学。他们满怀着希望,经历了路上的种种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学校,但是到了学校之后,并没有想象中给他们得到应有的地位。方鸿渐更是被排斥在边缘,教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课,孙小姐被学生的罢课气的哭了,赵新梅本以为能得到文学院院长的位置。就在他们所有的人都没有如愿的时候,他们还是坚持下来了,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学校,充斥着欺骗,嘲笑,尔虞我诈。学校也只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学校如此,到社会上也是如此,就连方鸿渐的家庭也是如此。所以这个社会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这个环境,我们只有不断的让自己去适应这个环境,才能更加的强大。
第3个方面就是人际关系方面,方鸿渐和赵新梅的关系最为特殊,他们两个从他们认为的情敌到后面最好的朋友,这是两个男人关系的转变。这也就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当方鸿渐的工作没有着落的时候,每次都是赵新梅伸出援手,给他介绍工作。在赵辛梅觉得这是一片好意的时候,但是在孙小姐看来,他就如同成为赵新梅的一个附庸品。所以没有人可以帮你一辈子,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理所当然。人还是要靠自己,不能一辈子依附于别人,当你依附别人的时候,你的地位,你的自尊自然而然就会一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