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

      如天气预报说的一样,年初二的清晨果然是浓雾笼罩,相关的几条高速公路暂时封闭。

      九点钟,阳光尽力挣脱浓雾的束缚,路上开始明朗起来。

      芦墟港南浜也叫野毛圩,自从荣字娘娘一家搬到那里后,因为路远,彼此来往少了很多,但一年两次是必去的:八月半送月饼,春节拜年。

      上午十点钟,我载着母亲和妹妹去港南浜。

      自从爷爷奶奶过世后,八十二岁的荣字娘娘成了亲戚中年龄最大的长辈。见到她的时候,正在客厅门背后的墙角里坐着。据荣字阿姨说,娘娘一天到晚都坐在门角落里,不肯动弹,也不说话,因为缺少运动,血脉不和,手背上第一次生了冻疮。

      两年前,荣字娘娘患有轻度的痴呆症。

图片发自简书App

      辈分大、年龄比我小两岁的小阿姨去年开始不再上班,她得照顾娘娘和两个小孙女。

      母亲硬把娘娘拖拉出来晒太阳。与她聊天,思维一会正常,一会不正常,她总是把我与妹妹搞混,而把我妈当作邻居婶妈。

      好好的坐在走廊里晒太阳,趁我们不注意,老人家不声不响又坐回到室内门背后的角落里。

      真没想到,人老了会变成这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小阿姨家吃过午饭,告别荣字娘娘后,我便送母亲、妹妹回家。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午后的阳光,温暖如春。我和先生从北厍到南厍。

      南厍是个太湖边的古村落,是早年间松陵镇接触外界的交通要道,曾经繁华一时。最近听说,这里将打造"南厍小镇",沿河居民动迁安置。

      到了南厍,果然与先前大不一样。动迁户的墙上写有红色印记,人去楼空,不愿动迁的村民依然住在家中,怡然自得。

      村庄变得宁静了。不平静的是河流,它正从太湖注入,然后往东急急地流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村里有两座古桥:聚龙桥和永宁桥。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里的村民大都会捕鱼,河桥边的网兜里养着鲜活的鱼。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挂着金色果子的楝树成为村里的一景。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河水清澈,村民们在河边洗衣洗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屋依旧,但门扉紧闭,不见主人。先前的野鸭店、小百货店、理发店都不见踪影。

图片发自简书App

      隔河对岸的老屋都要拆除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南厍出来,去真正的东太湖边。此时,夕阳余晖照得湖面波光粼粼。

      相比旅游景点的人挤人,这里清静多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红梅开得正艳。春天来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