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9《重遇未知的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几年前,看过张德芬写的《遇见未知的自己》,告诉了我们人的“真我”,被身体、情绪、观念、角色层层包围,所以“未知”。通过哲学的沉思、宗教的证悟,心灵的修行,终极目的都是要破处包围层,去遇见那个真我,从而才不会迷失。

今天,看到这本《重遇未知的自己》,更是收获满满。

一、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

困难来临的时候,你是否能够活得出来,就算活不出来,也没有关系,事后你是否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承认、接受自己的不足,进而很快原谅自己,也是成长的关键。

1、自我成长最困难的一件事就是接纳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最不喜欢的人是自己,觉得自己不够漂亮、不够能干、身材不好等等,从而时刻处在自我否定的自卑情绪中。

其实不然,我们要相信,现在的你只是你扮演的角色,职工、妈妈、女儿等等,角色只是角色,永远不是真正的你。但角色也的确有好坏之分,这个是你可以选择的。

我们要学着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悔恨和内疚。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情,都是一定会发生的,不存在因为你的某种作为或不作为,就可以改变。

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现在的一切,不管是好是坏,先全盘接纳自己,从自我矛盾中解脱出来,从而才能够更好的去找寻那个更好的自己。

2、放下掌控,没有什么事情的一定需要像你想的那样发展。

3、相信所爱之人的爱

(1)面对父母的不完美:想象父母是你自己挑选的;

(2)面对自己的不完美:降低期望值,明白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体;

(3)面对爱人的不完美:爱人是我们的投射板,爱人身上的不完美,其实都是自己身上的。

二、快乐是一种选择

1、要和我们的生活和睦相处,不去抗拒它。(将抗拒、抱怨改为臣服、行动)

当你因为厌烦身边的人、事、物而感觉不快乐时,问自己“是否能够欢迎它”、“是否能够允许它的存在”。把眼光由外界收回到自己身上,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

2、顺其自然地接纳,别问“为什么”

圣严法师——碰到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我们要“接纳它,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

3、父母的痛苦不是我们能承担的,面对父母,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立场,但仍然爱他们如昔。

拜伦•凯蒂——做自己的父母--你先要的那种父母,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4、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

5、当你的情绪被触动的时候,把焦点放在自己的身上。面对痛苦,化解、整合,就能从牢笼中挣脱。

勇敢地面对你的脆弱,这是从受害者牢笼中走出来的唯一途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好多年没有这种感觉了,心里似乎有些东西堵着,却无从释放,想的太多,执念太重吧,丢下的东西该捡起来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些人那些事阅读 140评论 0 0
  • 大清早他不顾湿气 来到村外 一个高的土的被野草盖了的岗上 看日出 日 也准备现成了 正红着脸往上挤 一点一点的像母...
    鹄_d90b阅读 140评论 0 3
  • 观察这模式 它基于subject(生产者/提供者)这个概念。subject是一种特殊对象,当他改变时,那些有他保存...
    丶丶TkoRn丶丶阅读 145评论 0 0
  • 我突然想起来了些什么。 可突然间我就忘了。 今天是怎么过得。 反正并不快乐。 但我还是笑过。 我有些怕了。 可还是...
    林杕阅读 82评论 0 0
  • 唐中宗李显一生,有三个重要的女人:母亲武则天、皇后韦氏以及幼女李裹儿。第一个女人生养了他,废立过他;后两个女人相伴...
    李小超_9528阅读 19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