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年幼稚时光

       那两年,至今为止是我最不想回忆起的两年。

       上完四年级之后就听说学校要实行分班制了,一瞬间有点茫然,好好的分什么班?然后是舍不得,舍不得这群又坏,又好的小伙伴们。再然后是期待,期待我会被分到哪个班?我还会和以前的好朋友在一起吗?

       结果不是很好。

       已经记不清我第一次见到他们的时候是怎样的手足无措了,左看看,右瞧瞧,有没有我认识的同学?可是他们都离我好远。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等着新老师的到来。

        然后我被分到坐在一个男生的旁边,他就是我分班后的第一个同桌,就叫他小白吧,记得第一次见他时他的皮肤很白,尽管后来他晒黑了。在我前面的是我跳舞班的女同学,也是因为她我才认识了她前面的大脸贤。于是我们三个就成了要好的朋友。

        一起跳舞的同学是个个子挺高的女生,暂且叫她高妹?不不,还是叫她丹丹吧。不知是不是在科技愈发发达的今天,小孩子们都显得比较地会“想”?那时我们三个一个月免不了要闹几次绝交,源头都是因为一些小枝末节“你和她以前是一个班的,你们比较亲,所以就排挤我。”现在看来,真是幼稚鬼一个。

       为什么人不能早点看透、参悟这人生的套路?

       未分班前我对我们班的一个男生有好感,那是我从小到大都认识的人,从幼儿园到现在,他的样子也还是没有太多的变化,依然很俊秀。我想叫他P同学。(可能这个名字有点怪)以前他坐在我的斜左边,记得有一次他跟我借作业登记本,我很忐忑的给他了,心里甜甜的?!再有一次就是科学老师布置一项作业让我们回家制作“潜水镜”。第二天我把“潜水镜”带去学校,全班也就只有两人完成了作业。他找我借“潜水镜”一看,“这个能借我看一下吗?”我再一次怀着忐忑之心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了他,他拿到之后貌似也很开心?我们之间也就只有这两次对话了,后来,没有后来了。之后我们没有分在一个班,自然也就不常见面了。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P同学被分在隔壁班,之后就有了广播站招生,我去报了名。分班后我是英语课代表,也很得老师器重,所以如果我不先去报名参加竞选的话,我很可能会被老师选中去英语栏部分。但那时还不知道有英语栏的部分,直到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已经迟了,我已经被广播站选上了并担任朗读栏的播音员。就这样,我们又一次错过了。我眼巴巴地看着他与我们班另一个女孩子一起走进广播站的教室,然后再从广播中听到他们两个在我听来并不默契的声音。

       好在唯一能够近距离的接触他的机会还是有的。广播站每个星期会开一次会,全数成员都要到场,所以每次开会我都是跑的最快的那个,目的只有一个,想快点见到他。我尽量在他面前表现得完美,想把我最好的一面展现在他面前。现在看来那时候是真傻,人家都没有正眼瞧过你,只不过是你自己在自作多情。

       今日翻列表,忽而想去瞧瞧上了初中之后的他长什么样儿了。那是一张集体照,照片上的他正坐在绿茵场上和旁边的同学一本正经地看着镜头。可能是因为阳光刺眼,他眯起了眼,虽然是远镜头,但也依稀能看出他的面孔。是的,他没变,还是一如我初次见他时的模样,那样俊秀,不过在今天看来似乎也有了那么些平凡。

       如今我已上了初中,面对当时的“暗恋”也只能说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那两年不得不说是幼稚懵懂的,是青春悄然萌发的青涩时光。

PS:不得不说那时的我真是一个颜控(笑:-D)现在也是?!(说什么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讲的是模仿。讲的是吸取精华。 部门某姑娘喜欢时尚。特别是巴黎各种时装周...
    容氏阿楠Vi阅读 202评论 1 3
  • 下午上班,在单位附近的一条街上看见五六个绿化工人扛着工具在街上走,上一回看见绿化工人在剪枝,是二十多天前,那时还算...
    铅笔芒种阅读 485评论 0 1
  • Python中的copy方法是浅拷贝,deepcopy是深拷贝。浅拷贝指的是,对于基本类型,拷贝时会是真的拷贝一份...
    LittleWizard阅读 29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