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正好 月已圆

又是一年中秋到

皓空中,苍穹里,那一轮圆月,明亮并且温暖。因它的存在,周围的一切,甚至包括这无边的黑暗,竟也变得怡性怡情。

尤其在这一天,我们称之为“中秋”的这一天。

每一年每一月,都有月圆之日,但是,人们却只在这一天的月圆之时,期盼着能够相聚相守、合家团圆;只在这一天的月色星光里,写下对亲人的思恋与怀念……

记得从前,每逢中秋,只要不是雨天,当夜幕降临后,父亲母亲便将小方桌搬到院中,桌上摆了一块大大的月饼,还有几只石榴、几串葡萄,两杯清茶是父母的,两杯白水是我和弟弟的。月饼已经从中间向四周被切成几个三角形的小块,这样就可以方便大家分着吃,但在赏月之前,它还是合成了一个圆形;咧开大嘴露出红红白白颜色的石榴,仿佛在对我们笑,而那些粒粒饱满的葡萄,也用它们诱人的紫,借着月光的媚,在对我们展开一场无声的蛊惑……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东西,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却早就令我和弟弟垂涎欲滴了!

一家人围坐在桌边,边仰头凝望明月,边吃着水果月饼,边听母亲讲些好听的故事——有关月亮的,无非是百听不厌的嫦娥奔月之类,而讲得更多的,则是有关我们成长中的趣事。

“小红,你小时候胆子实在太小了,连眼前飞个蚊子都能把你吓哭……”

“小晖,你实在太调皮,但也十分聪明,爸爸出差,妈妈晚上值班,你那时才四、五岁,竟用一根长毛线将家里的所有家具绕了好几圈,说是可以防止小偷进屋……”

……

那一刻,我们心里只有一个愿望,一家人永远不要分离,我们要永远生活在一起!

而忽然有一天,当我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在这个月圆之夜,一家人围坐客厅,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透明高脚杯中斟满了醉人的果酒,精致的小月饼们也穿上了一件件漂亮的衣裳,活泼可爱的孩子嘻笑着在身旁跑来跑去……恍惚间,我仿佛回到自己童年的时候,脑海中不停涌过的还是那个念头:“要是一家人永远不分开,该有多好啊!”

只是,温暖的家还在,人却不再是从前的那些。弟弟远在外地,他有了属于他自己的小家,除了大年三十的除夕夜,他们一家三口都生活在自己的城市中,中秋的团圆夜,我们也只能与他们隔着夜空遥相祝愿。

但最重要的是,少了我们挚爱的母亲,而多了的,是她最疼的小外孙,还有一个象儿女一样喊她妈妈的男人。虽然,母亲温柔的话语、疼爱的目光至今还在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即便过去了这么久,她的笑容也依然清晰无比,但漫长如藤蔓般的思念,却还才刚刚开头,特别在这本该合家团圆的中秋夜。

但我们已经没有了眼泪,对她的思念,可以用微笑代替。这是她一直都希望的,几年来,她一直活在我们心里,这就是永恒。

岁月是无情的,就算是一个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在无数快乐与欢聚之余,也有生老病死之痛。总会有至爱的亲人悄悄离开我们身边,去往另一个我们所不能感知的世界,但与此同时,属于这个家族的年轻的生命,也在一个个诞生,传承着家族的血脉,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与未来。

团聚,其实只是为了享受那一刻的圆满与幸福之感。

但是正因为这每一年每一个不同寻常的短暂时光,足以令我们心生感激,从此风雨兼程,并肩携手,走完一生的路。

这一刻,清风拂面,夜里散发出淡淡的桂花的幽香,月色如银,一泻千里。

依稀传来隐约悦耳的歌调。

能配得上这良辰美景的,是什么样的曲子?

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梦游广寒宫,见十余名仙娥歌舞于桂树之下,乐音清丽。他素解音律,遂记其声,编律成音,名曰“霓裳羽舞曲”。

或许,“霓裳羽舞曲”传世,多少是沾了唐玄宗的光,又或许更多的是缘于“广寒宫”三个字,但无论它来自何处,终究是一个美好的与月亮有关的传说,它自然也就完全可以属于这一天的——哪怕只在这凡尘俗世里飘渺,而这份穿越了千万年的美好,始终会感染一代代的人。

还有太多太多的美妙乐曲,伴随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相聚的好时光。

有花、有月、有音乐;有欢笑、有思念、有你们在身边。

其实,不用再多说什么了。

花正好,月已圆,这是中秋最好的注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
    MU心阅读 2,538评论 0 11
  • 回想今天发生的事情,除了考试之外没有别的。早上的天气依旧灰蒙蒙冷冰冰的,让人禁不住打寒战。晨读打卡依旧。 中午慌...
    挪威的森灵阅读 169评论 0 0
  • 转眼七夕已经到了,说实话,每逢这种日子,作为单身狗,看着情侣们甜蜜的身影,多少有些失落的。“黄粱一梦二十年,依旧是...
    夏木有蚊帐阅读 743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