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二170:阮大铖祭文

阮大铖祭文

明沈士柱祭阮大铖文,极狡狯。文曰:“某年月日,故降大司马阮公之丧,至自浙东,沈某为文以祭曰:‘古称知己,重于感恩,以余观之,岂独恩为知己哉?孔融博文强记,操非不知之;颜真卿纯忠大节,卢杞非不知之;惟知之深,故忌愈切,杀愈速。天下后世但知操、杞妒贤,而不知于两公未始不称相知也。余少贱,未识司马,闻公掇巍科,登华膴,附中常侍势,与士君子为仇。说者遂诋公为假子,导杀正人。余谓不然,逆珰嗣子满天下,得公不加益,失公不加损,效吮痈舐痔之行,媚衔宪握爵之人,具翻江搅海之才,行坠石下井之事,何求不遂,何欲不行,而位不过光禄。雄狐九尾,不得与彪虎雁行,于以知公之迹巧而事拙也。烈皇手定逆案,阅公封事,入赞道列,终身不齿。说者谓公深仇先帝。余谓不然,使先帝悉公才智,复为采录,则恩怨亲仇,与众相忘久矣。惟毅然不摇群论,使公十七年林壑,养鳞甲,丰羽毛,得甘心快意为杀人具者,伊谁之赐耶?于以知公之阳仇而阴德也。公词曲奔走一时,说者谓愤时嫉俗,科诨皆指正人。余谓不然,弘光半载,公涂面登场,自为玩弄,及窜鸠兹,公曰:“我必不学伯嚭走钱唐。”无论自比宰嚭,作谶钱唐,一语不出前史,作剧者神子胥之灵,以褫公等谗邪之魄,公目不识史,胸中但有梨园稿本,以国为戏,于以知公之胆大而才小也。公以小怨杀周、雷二公,复兴钩党狱,说者谓公流毒宗社。余谓不然,周、雷亢直,忌者不独公也。公不杀,群小必杀之。即不然,而贤奸并列,邪正不分,终令大厦莫支,狂澜失砥,而后殒命报国。论者不责其见几之不早,即讥其返正之无术,故死于公,犹愈自死也。即同难诸君,雕虫小技,当与草木同腐,天假公手,登弹墨以永其名,虽公为国谋不忠,为身谋不祥,而为诸君子谋则善也,于以知公之事险而意厚也。公闻变倡逃,说者以卖君误国,律与马同罪。予谓不然,公与马密谋定策,如置弈棋。然马贪夫败类,自公出而劝以戕贼毒螫,及悔为所用而事已去。浙东一战,马尚同方合志,不知输诚纳款,公又先马效之矣。使公同受戮西市,一生恶迹,补过盖愆,何委质后方糜烂以死,生与马同丑行,死并不得与马同荣名,天实为之也。公临岩一跌,身首异处,智能保首领于生前,不能全躯于身后,谁分其尸,谁传其首,岂非天哉!于以知公之意狡而神愚也。此五者,人议公险,予为公平之;人议公深,予为公浅之;人议公毒,予为公厚之;人议公巧,予为公拙之。独人高公词曲,予独畜以俳优。谓公以人国侥幸,正坐此病,九原有知,当亦以为知言也。予隔县诸生,不知公何风闻,怨毒为甚。友人曰:“君庚午闱后,有人以闱义质公爪牙,君见评阅,当座叱之,其人忿而谒公,借君为质,公于是伏欲杀之机矣。”或又曰:“君渭阳侍御,公未第,辱公推分,及公为大行给谏,侍御绝不与通。又,公欲以故人礼遇子,子不屑仕也,公于是又增欲杀之目矣。”夫士睥睨王侯,莫如祢衡,其面辱阿瞒无人礼,而操能容之。若以通家子视余,昔秦桧、胡安国始未尝非同党,及末路败坏,子胡寅、胡宏以和议不合,答书甚严,桧虽心恨,未至于杀也,公何必欲置予死地耶?然公虽欲杀予,予即未见杀于公,而以称相知,则有窃附古人者。忆党祸初发,公庭语坐客,二沈倔强,必生致。二沈,眉生与余也。夫倔强之名,世所讳,古所尊。公不吝以加之余,公不可谓不知我。自公降后,同人为余动色相戒,余笑曰:“公狡狯人也,其于余一发不效,有懈志矣。且自度向以搏象全力,免尚得脱,今游魂余烬,焉能钩致周内,复陷人罪罟哉?余知公必不为也。”余不可谓不知公。今有人绸缪款洽,而实泛常,公操利刃,设深阱,使我流离琐尾,然犹窃附知己,魂如有灵,当临风一笑也。’”〔文甚长,节录之。〕 此文嬉笑甚于怒骂,朽骨有知,能无汗泚。



〔试注〕

1、阮大铖:(1587-1646)明安庆府怀宁人,字集之,号圆海,又号百子山樵。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天启初由行人擢给事中,初倚左光斗,以升迁不如己愿,转而依附魏忠贤,任太常少卿。又惧其不足恃,每持两端。崇祯初,名列逆案,废为民。后居南京,招纳游侠,谋以边才召。复社诸名士为《留都防乱揭》逐之,遂闭门谢客。福王立,得马士英力,为兵部添注右侍郎,进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乃翻逆案,欲尽杀东林、复社及素不合者。清顺治二年,清兵陷南京,大铖逃入浙江方国安军中,次年赴钱塘江干降清。从攻仙霞岭,发病僵仆石上死。一说清兵搜得大铖等请唐王出关,为内应疏,大铖闻讯,触石死。大铖通音律,有文才,所撰传奇今存《燕子笺》、《春灯谜》、《牟尼合》、《双金榜》,以情节曲折见长,另有《咏怀堂诗集》及传奇多种。

2、沈士柱:(?-1659),字昆铜,号惕庵,其父沈希韶,明朝御史。沈士柱在崇祯年间加入复社,反对阉党,因党祸被迫离开芜湖流落杭州等地,南明灭亡后回芜隐居,但仍秘密从事反清活动,清顺治14年(1657)被捕,1659年清明在南京从容就义,其一妻二妾同时在芜自殉。与吴应箕、沈眉生、杨维斗、刘伯宗合称为“复社五秀才”。著有《土窨集》,在狱中写《故宫词》24首。

3、狡狯:谓机灵。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噶雄》:“有务子者,年与雄埒,为人亦狡獪颖秀。

4、降丧:降下灭国之祸。《书·君奭》:“弗弔天降丧於殷。” 孙星衍疏:“言不善之天,降丧亡之祸于殷 。”《旧唐书·敬宗纪》:“ 宝历不君,国统几絶,天未降丧,幸赖裴度 ,復任弼谐。”

5、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其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6、:曹操。

7、颜真卿:(709-784年),字清臣,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名臣、书法家,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等,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他曾得罪权臣,被贬为平原太守。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784年,被缢杀,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8、卢杞:(?-约785)唐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字子良。卢怀慎孙。以荫累官虢州刺史。建中初,征为御史中丞,论奏称旨,旋迁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有口才,貌陋面蓝,不耻恶衣食,人谓有祖之风节。及为相,妒贤忌能,立威固权。陷害杨炎、颜真卿,排斥李揆、张镒。建中三年(782),为镇压田悦、李希烈等叛军,以筹军资为名,聚敛财货,民怨沸腾,长安为之罢市。次年,泾原兵变,长安失守,随德宗逃奔奉天,李怀光指斥其罪责,乃罢相贬为新州司马。后改授澧州别驾,卒于官。

9、巍科:犹高第。古代称科举考试名次在前者。宋·岳珂《桯史·刘蕴古》:“其二弟在北皆登巍科。”《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取巍科则有餘,享大年则不足。”清·赵翼《钱茶山司寇以大集见示捧诵之馀敬题于后》诗:“已擅巍科最,兼期不朽垂。”

10、华膴:wǔ。华贵;显贵。明·沉德符《野获编·神仙·谈相徐爵遇神人》:“二人俱市井駔侩,本无足道,然亦以小慧寸长,坐致华膴。”清·龚自珍《<鸿雪因缘图记>序》:“今使所遇而永承平无事也,起家功名,致身华膴,一切勿问,固不得预於贤大夫之数。”清·姚石甫《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记》:“且世有豪杰之士,身处孤露……然奋袂而兴,登高第,仕华膴,功立才见,犹足以济大业。”

11、中常侍:官名。秦和西汉时为加官,有此加官,就能入禁中。东汉时由宦者担任,初俸千石,后增到比二千石,掌侍从左右,从入内宫,赞导内众事,皇上提出问题时,负责解答,或受差遣办事(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孝桓帝纪》:“壬寅,中常侍单超为车骑将军。”《后汉书·朱乐何列传·朱穆传》:“臣闻汉家旧典,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省尚书奏事,黄门侍郎一人,传发书奏。”三国曹魏黄初年间,与散骑合并,称散骑常侍,改用士人。吴称散骑中常侍,简称中常侍,也用士人。蜀仍用宦者,为近侍之职,干预朝政。西秦置左中右常侍,为中枢官,掌朝政。北魏中常侍地位与少卿相等,侍从皇帝左右,传达诏命,受理尚书、门下奏事。北齐中常侍为中侍中省副长官,四品上,掌出入门閤。隋唐改称内常侍,属内侍省。金章宗太和二年也置,为内侍寄禄官,正五品,用以升内侍局御直、内直有年劳者;初属宫闱局,后属宣徽院。见《文献通考·职官十一·内侍省》、《宋书·百官志下·散骑常侍》。

12、假子:①夫的前妻之子或妻的前夫之子《汉书·王尊传》:“ 美阳女子告假子不孝。” 王先谦补注引沉钦韩曰:“前妻之子也。”《三国志·魏志·何晏传》“ 晏 , 何进孙也” 裴松之注引晋·鱼豢《魏略》:“ 太祖为司空时,纳晏母,并收养晏 …… 文帝特憎之,每不呼其姓字,尝谓之为假子。”

②养子;义子。《三国志·魏志·任城威王曹彰传》“黄鬚儿竟大奇也” 裴松之注引晋·鱼豢《魏略》:“ 太祖在汉中 ,而刘备栖於山头,使刘封下挑战。 太祖骂曰:‘卖履舍儿,长使假子拒汝公乎!’” 封 , 备养子。《旧唐书·辅公祏传》:“初, 伏威( 杜伏威 )养壮士三十餘人为假子,分领兵马。” 清·侯方域《司成公家传》:“ 南乐魏广微 者,亦忠贤( 魏忠贤 )之假子也。”

13、导杀:导致诛杀。

14、逆珰:旧指弄权作奸的宦官。《明史·倪元璐传》:“总之东林之取憎於逆璫独深,其得祸独酷。” 清·归庄《工部尚书陈公行状》:“近乃有蔑君父而事逆璫,建祠祝釐,称神颂圣。”

15、衔宪握爵:谓言出即为法令,手握爵赏重权。形容把持国政,有生杀予夺之权。天宪,指朝廷法令。《资治通鉴·汉桓帝永兴元年》:“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受握王爵,口衔天宪。”胡三省注:“天宪,王法也;谓刑戮出于其口也。”

16、光禄:官名。汉有光禄勋、光禄卿、光禄大夫。秦设郎中令,掌宫殿门户。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谒者。大夫掌议论。大夫又分太中大夫、光禄大夫、谏大夫。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东汉沿用西汉官制,也设光禄勋。《后汉书·百官二·光禄勋》:“光禄勋,卿一人,中二千石。”注曰:“掌宿卫宫殿门户,典谒署郎更直执戟,宿卫门户,考其德行而进退之。”魏晋有光禄大夫,有的为职事官,有的为加官。《晋书·职官》:“左右光禄大夫,假金章紫绶。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者,品秩第二,禄赐、班位、冠帻、车服、佩玉,置吏卒羽林及卒,诸所赐给皆与特进同。其以为加官者,唯假章绶、禄赐班位而已,不别给车服吏卒也。又卒赠此位,本已有卿官者,不复重给吏卒,其余皆给。光禄大夫假银章青绶者,品秩第三,位在金紫将军下,诸卿上。”“魏氏已来,转复优重,不复以为使命之官。其诸公告老者,皆家拜此位;及在朝显职,复用加之。及晋受命,仍旧不改,复以为优崇之制。”“光禄大夫与卿同秩,中二千石。”南北朝时刘宋设光禄大夫。见《宋书·百官下》。南齐设光禄勋、左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见《南齐书·百官志》。北魏设光禄勋、金紫光禄大夫。见《魏书·官氏志》。梁设光禄卿,掌宫殿门户。又有左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见《隋书·百官上·光禄卿》。唐朝设光禄大夫、左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皆为无职事的散官。见《旧唐书·职官一》。宋设光禄卿,见《宋史·职官八》。明设特进光禄大夫,正一品;光禄大夫,从一品;皆文散官。见《明史·职官一·文之散阶》。清代也有光禄大夫,为正一品的封赠官。见《清史稿·职官一》。

17、雄狐九尾:《诗经·国风·齐风·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据《左传·桓公十八年》和《公羊传·庄公元年》记载,鲁桓公的夫人文姜是齐襄公的妹妹,但却同襄公私通。桓公十八年,文姜与桓公一起到齐国去,桓公发现了文姜和襄公的暧昧关系,便责备她,她告诉了齐襄公,襄公便派公子彭生把鲁桓公害死了。这,就是《南山》诗的本事。《毛诗序》说:“《南山》,刺襄公也。鸟兽之行,淫乎其妹,大夫遇是恶,作诗而去之。”

狐,本是一种邪媚之兽,它居住在高高的南山之上,不正像居于齐国最高位子上而又荒邪淫乱的齐襄公吗?齐襄公竟荒淫到与自己同父异母的胞妹私通的地步,这种行径和那尾随着雌狐求欢的雄狐又有什么两样?

18、迹巧而事拙:

19、烈皇:明·崇祯皇帝死后,谥曰庄烈愍皇帝 ,简称烈皇 。清·黄宗羲《移史馆熊公雨殷行状》:“ 烈皇可谓之能容諫臣矣。”

20、封事: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汉书·宣帝纪》:“上始亲政事,又思报大将军功德,乃復使乐平侯山领尚书事,而令羣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后汉书·明帝纪》:“於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得失。” 李贤注:“宣帝始令羣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封有正有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而不奏。后魏相奏去副封,以防拥蔽。” 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奏启》:“自汉置八仪,密奏阴阳,皂囊封板,故曰封事。”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四凶》:“ 磻叟莅事未终考秩,抛官诣闕上封事,通义刘公引为羽翼,非时召对数刻, 磻叟所陈,凡数十节,备究时病。” 清·朱彝尊《兴化李先生清寿》诗:“曾闻过江上封事,神人观听交欢忻。”

21、道列

22、弘光:南明褔王朱由崧年号(1644-1645年)。亦借指朱由崧。清·孔尚任《桃花扇·设朝》:“小生扮弘光袞冕,小旦、老旦扮二监引上。”

23、鸠兹:古邑名。《左传·襄公三年》:“楚子重伐吴 ,为简之师,克鳩兹 。” 杨伯峻注:“鳩兹 ,吴邑,当在今安徽芜湖市东南二十五里。”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一·陈伯玑》:“ 陈伯璣允衡 , 建昌南城 人……乱后寓黄山 ,移鳩兹 ,再移白下 ,贫甚。”

24、伯嚭走钱唐:(?-前473)一作白喜,或伯嚭。春秋时楚国人。楚大夫伯州犂之孙。楚王诛州犂,他逃奔至吴,被任为大夫,助吴王阖闾伐楚,以功升为太宰。善奉迎,深得吴王夫差宠信。吴破越,他受越贿赂,力劝夫差许越媾和,又屡进谗言,谮杀伍子胥。越灭吴后,投降越国,为越王勾践所杀。

25、:chǐ。剥夺。

26、周、雷二公周镳biāo(?-1645),明镇江府金坛人,字仲驭。崇祯元年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以言事被斥为民。伯父应秋、叔父维持阿附阉党,并列逆案,为之深感耻辱。罢官后结交东林,参与《留都防乱公揭》讨阮大铖事。弘光时为阮大铖诬陷至死。有《逊国忠记》。

雷演祚:字介公,太湖人,崇正庚午举人,累官山东兵备佥事。

黄宗羲《感旧》:“南都防乱急鸱枭,余亦连章祸自邀。可怪江南营帝业,只为阮氏杀周镳!”

27、弹墨:弹劾的奏章。《宋史·赵鼎传》:“臣所请兵不满数千,半皆老弱,所齎金帛至微,荐举之人,除命甫下,弹墨已行。臣日侍宸衷,所陈已艰难,况在万里之外乎?”

28、:马士英(约1591-1646)明贵州贵阳人,字瑶草。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历郎中、知府。崇祯五年,任宣府巡抚,以公帑馈遗朝贵,坐遣戍。流寓南京,与阉党阮大铖相结。十五年起为兵部右侍郎,总督庐、凤等处军务,防御农民军。清兵破北京,与江北诸镇将拥立福王朱由崧,进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仍督师凤阳。士英不满,嗾诸将疏促史可法出督师,留己辅政。在位援引阮大铖,打击东林党人,招权罔利。清兵压境,一无筹划。及扬州失陷,南京危急,即仓皇南逃,鲁王、唐王皆拒不纳,其后,一说在太湖中被清兵俘杀;一说在浙江降清,又与唐王通消息,事泄,于延平被杀。

29、:方国安,中国浙江萧山人,明朝总兵。明末兵力最盛,但军纪不整,纵兵哗掠,给事中吴适劾之。由杭州退至钱塘江东岸,和王之仁部构成抗清主力。南明时封镇东侯。后拥兵入浙,百姓受其迫害。后降清,马士英和阮大铖后来先后向他投靠。挟制鲁王朱以海,斥逐张岱。张岱《石匮书后集》卷四十八有《方国安传》。

30、盖愆:qiān。谓修德行善以弥补过去之罪恶。语本《书·蔡仲之命》:“尔尚盖前人之愆,唯忠唯孝。”清·袁枚《新齐谐·雷诛营卒》:“余虽心识为某卒,而事既寝息,遂不復言,曾密语某,某亦心动,自是改行为善,冀以盖愆,而不虞天诛之必不可逭也。”

31、公临岩一跌:顺治三年( 1646 )六月,清军渡钱塘,阮大铖降清。清廷授其内院职衔,后随清兵入闽,在五通岭上突然头面肿胀,贝勒劝他留下养病,“大铖惊曰:‘我何病?我年虽六十,能骑生马,挽强弓,铁铮铮汉子也!我仇人多,此必东林、复社诸奸徒潜在此间,我愿诸公勿听!’已而又曰:‘福建巡抚已在我掌握中,诸公为此言得毋有异意耶?’”于是大铖带病随军南征,越仙霞岭,众将上马缓行登山,而“大铖独下马,徒步而前,左牵马,右指骑(者)曰:‘我精力百倍于后生!’盖示壮以信其无病也。言讫,鼓勇先登”,不久“马抛路口,身踞石坐”,僵仆石上死。时天气炎热,尸体溃烂,清军草草收殓,不知埋在何处。一说阮大铖闻马士英被杀,自投崖下死,被戮尸。

32、渭阳侍御:?

渭阳:①《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 渭阳 。” 朱熹集传:“舅氏,秦康公之舅, 晋公子重耳也。出亡在外, 穆公召而纳之。时康公为太子,送之渭阳而作此诗。”后因以“渭阳”为表示甥舅情谊之典。 唐·杜甫《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寒空 巫峡曙,落日渭阳情。” 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吾父与君有渭阳之谊,欲媳 青君谅无不允。”

②舅父的代称。 唐·李匡乂《资暇集·渭阳》:“徵舅氏事,必用渭阳,前辈名公,往往亦然。”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 唐毕相諴 ,家本寒微,其渭阳为太湖县伍伯。” 清·方文《石臼访韩元长》诗:“金石千年事,幽灵仰渭阳。”自注:“ 梅解三 , 韩甥也。其遗集可传,予欲元长梓行之。”

33、通家子:犹世交子弟。《后汉书·孔融传》:“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 唐·卢照邻《哭明堂裴主簿》诗:“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两人三世通家,又是少年同窗,并在一寓读书。”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 葛世兄因为是世交通家,又自幼认识,彼此还说得拢。”

34、胡安国:(1074-1138年),又名胡迪,字康侯,号青山,谥号文定,学者称武夷先生,后世称胡文定公。建宁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学者。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丁丑科赵昌言榜进士第三人。 为太学博士,旋提举湖南学事,后迁居衡阳南岳。提倡修身为学,主张经世致用,重教化,讲名节,轻利禄,憎邪恶。胡安国一生以圣人为目标,主要从事学术研究,潜心研究《春秋》。1131年,在湘潭县隐山与次子胡宏共同创办”碧泉书堂”(文定书院前身),开创”湖湘学派”。其所著《春秋传》成为后世科举士人必读的教科书。又著《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文集》十五卷,《宋史》立传,《宋元学案》中有《武夷学案》,明正统间从祀孔庙。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朝廷赐”霜松雪柏”匾额一方,乾隆二年(1737年)拨内府库银建祠于隐山,并将其居住地称为”胡文定祠”。王夫之肯定安国的”著攘夷尊周之大义”,但对”兵权不可假人”持有否定态度。

子胡寅、胡宏以和议不合:秦桧与胡安国本有故交,后来秦桧擅国求和,结党营私,胡寅遂与绝交并弃官归家。绍兴十二年1142,秦桧曾致书胡寅,欲使胡寅改变主张,重新出仕并及二弟,遭到胡寅的拒绝。

35、眉生:沈寿民(1607-1675年),字眉生,号耕严,宣城人。移寓南京。明末诸生,加入复社,崇祯九年(1636年)举贤良方正,与沈士柱合称“江上二沈”。明亡后隐居不仕,与徐枋、巢鸣盛称“海内三遗民”。著有《剩庵诗稿》。  

弘光帝在南京即位成立南明小朝廷时,独掌朝廷大权的阮大铖因为沈寿民在参劾杨嗣同的奏疏中有这样的话:“大铖妄画条陈,鼓煽丰艺”,直白地指责阮大铖,所以想要凭借他当时的权势逮捕沈寿民,以泄其心头郁积已久的宿恨。沈寿民得到消息,悄悄改名为王子云,逃离家园,隐居在金华山一带。从此不再问及世事,也不再显身仕途,遁迹不出,终老于其隐居之所在,仿佛古时遗民不知所处年代与地域。他的门人弟子私自为他称谥号为文贞先生。

36、绸缪:情意殷切。汉·李陵《与苏武诗》之二:“独有盈觴酒,与子结绸繆。”《文选·吴质<答东阿王书>》:“奉所惠貺,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繆乎!” 吕延济注:“绸繆,谓殷勤之意也。” 元·张昱《醉题》诗:“情在绸繆歌《白苧》,心同慷慨赠青萍。” 郑泽《佩忍初来长沙即席奉赠》诗:“ 灵均餐落英,讌席聊绸繆。”

37、款洽:诚恳周到,情意融洽。《北史·卷二二·长孙嵩传》:“隋文龙潜时,与平情好款洽。”

38、琐尾:亦作“璅尾”。《诗·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朱熹集传:“琐,细;尾,末也。流离,漂散也……言黎之君臣,流离琐尾,若此其可怜也。”后以“琐尾”谓颠沛流离,处境艰难。亦指颠沛困顿中的人。

39、汗泚:cǐ。出汗。多形容羞惭。明·袁宏道《摘发巨奸疏》:“木面石心,犹当汗泚。” 清·杜岕《客洗耳亭即韵酬萃叟》:“人生重大节,结友无汗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03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12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25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7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4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1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8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3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0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50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5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8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0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0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4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5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