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日常中的使用方法

标题说得很清楚了,围绕日常使用来写的。Git其实也很复杂的,没时间或者不想学习的完全没必要去完整地看完。本文章长期修改校准/更新。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面对的所有人,有git经验或者还在听说过的阶段的朋友,所以章节没有循序渐进,这对于有点经验的朋友来说或许更好。其实还是以只是自己做个笔记为主:)

基础概念

Git有工作区、暂缓区、库3个概念。

工作区:可以简单理解为----你(日常多为IDE)对文件的所有操作(修改、删除、新增等)的所在区域,这些操作都是实实在在在你的电脑本地磁盘上的,跟Git无关(其实有关,为了方便理解认为无关)。

暂缓区:使用$ git add等等操作后“存储工作区里的变化”的一个临时区域(整个动作为‘加入到购物车’,将暂缓区理解为‘购物车’。注意:加的不是文件本身的内容,是文件本身内容的变化)。

库:使用$ git commit之类后最终提交到的地方(可以理解为清空购物车,提交订单给淘宝商家)。

常见名词理解

origin:

远程仓库的一个别名。其实一个本地(自己电脑磁盘上的库)可以有多个远程仓库,而origin只是某个库第一次在远程服务器创建时默认的一个别名而已。比如:远程仓库为https://github.com/paulboone/ticgit,使用git clone到你本地后,还可以用另一个远程(https://github.com/paulboone/ticgit)仓库来的文件来增加(或者说合并)到这个仓库。这时不就有2个远程仓库指向你这一个本地磁盘的仓库了吗?orgin就是第一个的名称,第二个你可以随便取。

示例命令:

Cloning into 'ticgit'...
remote: Reusing existing pack: 1857, done.
remote: Total 1857 (delta 0), reused 0 (delta 0)
Receiving objects: 100% (1857/1857), 374.35 KiB | 268.00 KiB/s, done.
Resolving deltas: 100% (772/772), done.
Checking connectivity... done.

$ cd ticgit

$ git remote -v
origin  https://github.com/schacon/ticgit (fetch)
origin  https://github.com/schacon/ticgit (push)

$ git remote add pb https://github.com/paulboone/ticgit

$ git remote -v
origin  https://github.com/schacon/ticgit (fetch)
origin  https://github.com/schacon/ticgit (push)
pb  https://github.com/paulboone/ticgit (fetch)
pb  https://github.com/paulboone/ticgit (push)

现在你可以在命令行中使用字符串 pb 来代替整个 URL。 例如,如果你想拉取 Paul 的仓库中有但你没有的信息,可以运行 git fetch pb:

remote: Counting objects: 43, done.
remote: Compressing objects: 100% (36/36), done.
remote: Total 43 (delta 10), reused 31 (delta 5)
Unpacking objects: 100% (43/43), done.
From https://github.com/paulboone/ticgit
 * [new branch]      master     -> pb/master
 * [new branch]      ticgit     -> pb/ticgit
master:

master只是默认分支的名称而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