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理想,理想可大可小,有人的理想在艺术,要当一个钢琴家; 有人的理想在仕途,要当一方父母官;也有的人理想只在于一份安稳的工作,老婆孩子热炕头。理想有大小,但并无高低,只要你从理想的事项过程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样人就没白活。一个人内心的感受和自己追求的理想是有极大关联的。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事业,并不在于他给自己定了多高的目标,而在于他内心是否能够把握自我、超越自我、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人,就会有奋斗的内在动力,就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孔子认为人的理想要与现实相联系,既不能层次太低,也不能只是空大的抱负,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无论理想的大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做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被外界所累,永远生活在幻想中,那样的人是痛苦的,而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永远比它外在的成就更重要。
孔子《论语.为政》里有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可以看到他人生各个阶段的理想,在不同的年龄要达到不同的层次和境界。后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儒释道,无论信奉哪家学术,都会认同、并极力实践孔子所说的这个人生理想。
摘自《30天精通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