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很吸引人,因为大多数人感同身受,所以很容易引起共鸣,这样的标题非常成功地抓住读者的眼球。
首先开头用自己太太的事例引出健身房的现象。不得不说,现在的健身房行业经营者真是把人的心思研究到了极致,你所担心后续被骗的种种因素,他都为你想到了,真是煞费苦心。可就算是这样,各路精英们还是一个个掉坑坑里了。骗子,要掏你口袋的钱,是不会和你商量的。
接下来由此现象深挖内幕:
第一:低价陷阱。举例:河北保定成都的两家健身房,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健身房利用每天一块钱的套路赚得钵满钵,盆满盈后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个事例最后引用一句经典来收尾:收割韭菜,其实就是收割人性,人有千种万种,人性却几乎一致。
由这个事例,我自己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天,我正在逛街的时候,突然有位销售人员发了一张健身卡给我,上面的价格也是非常吸引人。这位销售人员还要求加我的微信,但是我当面拒绝了,但在我已经往前走了几百米,她还在穷追不舍。然后打出感情牌,说是站了一天了,只要你同意了,我今天的任务就完成了。利用种种可怜,实在是考验我的底线,也许是自己本来就不打算花这笔钱,最后我只留了个电话号码给她,没有加微信。后来接到她几次电话后,果断把她电话号码屏蔽了。
第二:打卡返现。举例:包头毕豪斯和鹤壁两家健身房采用同样招数,只要打够卡数,就会把学费如数返还。其实我想说,这家健身房相对来说还算良心,至少还能让你打够次数,即使没有返还学费,但是你已经坚持健身这么多次了,如果是实打实的锻炼,不是纯打卡的话,我想这学费也花得值了。
第三:教练的圈套。举例知乎网友的经历佐证商家的惯用计量,挖出内幕背后的深思:恐惧是人的第一支配力,让人产生恐惧感,再去兜售产品。并深度引出所谓资深教练,只不过是仅仅培训两周就上岗的前台小姐姐,同时还引用了权威发布数据,讽刺教练,并不是为了“授课”,而是为了“售课”。最后爆出健身房内幕之一,男女混搭异性相吸式的营销,吸引客户续费。
第四:黑色产业链:分析了整个专业团队运作过程,从专业拆卸到专业洗白,为洗脱罪名避免升级到刑事责任,最后申请破产。专业中的专业,令人叹为观止,最后引用金句得出结论:这年头钱赚不了多少,镰刀却越来越多,能守住钱袋也是一种胜利。
文章末尾,作者提出了几点干货,建议馅饼面前,理性选择。
读完这篇文章后,感觉畅快淋漓,把你全身的热情和欲望,如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最后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理性消费。
这篇文章受益良多,我最大两点感受是:第一,这年头连骗子都这么努力学习,专业做到极了,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呢?第二,坚决不报名健身房(这句话也许有点言之有过),如果想健身,去公园跑步步,打打球,总之找到让自己舒服的方式。
看完这篇文章,认识到:写好一篇文章,真的需要时刻关注每一天发生的新闻,对事件背后进行深挖,还要收集很多的素材,才能让自己的文章丰满,有血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