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条53 -160
我要把每首诗读成一个故事。
一个国家的强盛跟领导人有关,卫宣公时淫乱,所以被戎狄灭国,而卫文公在齐桓的帮助下重新复国,因其精于治国,之后卫国经历春秋、战国,秦存数百年。而齐桓除了封了卫,还封了邢,可是邢经历二十余年便灭亡了。足见领导人的重要性。
这是鄘风第九首,全诗共三章。
国风·鄘风·干施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诗的主旨
这首诗是赞美卫文公的诗。这首诗争议主要有三。
争议:
1.《毛诗序》为代表的“美卫文公臣子好善说”
2. 赞卫文公招贤纳士
3.赞美男女爱情,这种说法缺乏依据。
写作技法
通篇赋的手法
叠章加強情感。全诗三章,每章只换三字。
注释
干旄(máo):以牦牛尾饰旗杆,树于车后,以状威仪。干,通“竿”“杆”。旄,同“牦”,牦牛尾。
孑(jié)孑:旗帜高举的样子。
浚(xùn):卫国城邑,故址在今河南浚县。
素丝:白丝,一说束帛。
纰(pí):连缀,束丝之法。在衣冠或旗帜上镶边。
良马四之:这里指四匹马为聘礼。下文“五之”“六之”用法相同。
彼:那。姝(shū):美好。一说顺从貌。子:贤者。
畀(bì):给,予。
旟(yú):画有鹰雕纹饰的旗帜。
都:古时地方的区域名。《毛传》:“下邑曰都。”下邑,近城。
组:编织,束丝之法。
予:给予。
旌(jīng):旗的一种。挂牦牛尾于竿头,下有五彩鸟羽。
祝:“属”的假借字,编连缝合。一说厚积之状。
告(gǔ):作名词用,忠言也。一说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