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七天,一开始,我就决定了只在最后的一两天提醒。因为我确定,越是念的多,孩子越是烦躁,对抗,说了也白说,只有自己更烦,孩子感觉自己更糟糕(孩子内心独白:为什么妈妈天天叫,我还是不能做呢?我太糟糕了,可我也不想啊。)
第一天,我本想带他出去玩,结果他要跟爸爸一起,那好吧,就让我自己放飞~~到了晚上8点多我才到家。
第二天,我带他和好朋友们一起烧烤,活动,很快乐~~很累。早点睡觉。
第三天,全家人到姐姐家,大家继续逛逛,吃吃,看看,爽~~
第四天,在家安静会儿,我抄卡,看书,做点家务。告诉他,今天在家做作业,过后两天继续安排活动。但是图图觉得好多啊~有十个左右,烦死了,在旁边看书,不想去做了。后来我们就用这个抽盲盒的形式做,结合各种吃喝玩乐睡,他做完了大部分作业,整体也是快乐,顺利。遇到口算,尤其是连加,连减,更是烦躁,对抗状态。但是我平静,如是,允许。最后还有三张口算,2个本子的一页口算(老师计划一天一页口算)。但是一整天做真的多,我感觉他已经做的很好了。
第五天,我和闺蜜团出去浪一天,半夜才回家。图图和图爸去奶奶家,带了剩余的作业,但是一个也没做。看了课外书。
第六天,白天在家,我抄卡,看书,做家务,图图白天自由活动,晚上画画课。(提醒口算,但是没做。拖……)我还是决定先搞自己。
第七天,临时决定下午去看电影,晚上画画课,然后他马上去做口算(总共5页),他做了3页。过程中有点烦躁。因为每一道题都要想,所以他觉得要做好久好久。后来就走了,看到他已经做不下去了,出现很多错误了。停。
晚上回家后,他要做了,但是眼睛一直揉,揉的红肿了,睁不开了,决定睡觉,问他怎么办?他说,明天早上早点叫我。
今天早上边吃早餐,边做。还剩下最后两列,不做了。
我发了信息,和老师说了情况。
通过反反复复的实践,如实去看,会发现,一个人一件事一直不做不做不做,你看见他已经坐在那里了,看见他已经要做了,但是做两下就想哭,做两下就崩溃的样子,就是这件事对他来说,太难了,太费劲了,(能力不足)。
而每一次,一做这件事,就是这样子,就有了糟糕的情绪记忆。
所以咋办呢??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我决定,接下来每天给他做20以内的加减(尤其是减)。老师的目标是100以内,所以降低难度(而不是降低要求)。
只有多做,才会做的熟,做得快,做得轻松,不费劲。
多做的前提是,愿意做。
愿意做的前提是,感觉好!!
所以,遇到事情,不要慌,去如实的看,如实的感受,才能知道我真的需要做点什么,才可以真正支持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