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对话,好好思考

前面有几篇提到了思考与语言的关系,这篇谈谈好好自我对话,才能好好思考。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向同学们提出一些问题,比如二年级的小学老师问学生:二乘七加五减十二等于多少?

于是同学们开始思考问题的答案,有的同学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二乘七加五减十二答案是多少呢?答案是多少呢?.................

有的同学是这样思考的,二乘七等于多少呢?等于十四;十四加上五等于多少呢?等于十九;十九减去十二等于多少呢?等于七,于是二乘七加五减十二答案是七。

前者的思考实际算不上是思考,而是苦恼。后者大脑中的对话过程是思考。

思考与苦恼的差别,前者知道要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步骤去描述问题,让自己的思绪跟着表达有系统地往前进,而后者就不断地反复问自己答案是什么?答案是什么?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突然遇到了很尴尬的事情,或者是临场被点名发言,然后想得到答案,不断重复问自己:我该怎么办?(答案是多少呢?)我该怎么办?(答案是多少呢?)..............

于是,大脑一片空白。

这是因为你不知道怎么用话语来引导自己的反应从而进入思考模式。

那么要怎么说话才能让自己的大脑从苦恼模式进入解决问题的模式呢?

描述问题时:不要去描述目的,而是要描述理由。

试想一下你要在墙上钉一个钉子,结果你在工具间里到处找锤子,你在心里念叨着“锤子呢?锤子呢?锤子在哪里?”那么进入你眼帘的只能是锤子。而那些在你眼前晃过的扳手,钳子,铲子,砖头,都会被你视而不见。如果你在心里念叨着“能敲钉子的东西在哪里?”,那么那个扳手就会进入你的眼帘。

这相当有意思,你再想想看,问一问:为什么要在墙上钉钉子呢?答:因为要把画挂在墙上。如果描述的问题是:有什么可以让我挂东西呢?那答案又会不一样,不一定需要锤子钉子,可能胶带就能满足需求,也可以是其它东西。

再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我要把画挂在墙上呢?答:因为墙上看起来太单调了。那又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描述问题:我需要什么东西才能使墙看起来不单调呢?答案又会不一样。甚至不需要画,可以是一个盆栽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我们发现:描述问题的时候,你的内在怎么描述,那你的大脑就会往哪里去想。当我们去描述目的的时候,我们的答案就会变得非常狭窄。

于是,描述问题的时候,去描述理由,当我们掌握了与自己大脑对话的方法,与自己情绪对话的方法,这将是对自己多么大的帮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两天我们学习了口耳目三个字可是我总是写不好我今天中午在家午写写了擦擦了又写总是写不好妈妈在旁边说慢慢来不要着急越...
    王玉滢阅读 988评论 0 0
  • 年少轻狂 叛逆的样子 家长嘴里的坏孩子 有着个性的模子 青春只有一次 冲动就这几次 平淡的生活 不是我要的样子 折...
    白可r阅读 1,599评论 0 0
  • 1 真的动手扔掉了很多旧衣服 衣橱清爽而不是每次收拾完没2天就乱糟糟了。 穿搭衣服快捷,没有再因为快要出门才发现穿...
    内证髓脉实验室阅读 3,379评论 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