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本该是一非常有分量的称呼!
闫贵忠
问: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要求孩子称呼人家一声老师,一方面学会尊重别人,另一方面自己也有个虚心学习的态度。可是,几年来不仅没有预期的效果,这孩子反而变得越来越懦弱了,难道这么想是错的?
答:抓着鸡毛当令箭,亏你还知道有个孔子。 孔子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仁,类似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各种各样的思考都是在以仁为核心的这个大背景下才是有意义的。
离开了儒家思想的整体,抓着某一句话强学,就象逼着孩子只长一只手而身体其它部分不长一样,怎么不会畸形发呢!
至于儒家思想的整体框架,得从长计议、慢慢修学。
值得一谈的是今天现实中的"老师"二字。 这也是今天被用烂了的两个字。 一方面,各类在艺术领域有点儿成就的人被称作老师还勉强沾点儿边。酒桌上会唱几首歌的希望被称作老师,市场里分享过几次所谓成功经验的希望被称作老师,花几个钱放生作秀的希望被称作老师……除了教育上的人面对老师二字有点儿卑微之外,大概其它所有人都以被称老师为荣。这个现实不奇怪吗!
另一方面,不管看见什么人,我们都挂个尊重别人和虚心学习的名称呼对方为老师。没有尊严意识只有尊重说法,没有上达心思只有虚心名堂,没有师道尊严只有老师语言,除了学一些随波逐流的庸俗习惯之外还能学会什么呢!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更是一个肤浅的时代!浮躁到我们根本就没一点儿凡事动动脑子稍微想一想的心思,肤浅到我们连表面上的意义都没心思琢磨的程度。
虽然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圣训,但我们一方面不敢轻易把自己当老师看待,另一方面我们也不会随随便便见着人就叫老师。
老师,本该是一非常有分量的称呼!面对这二字,我们的心中是有师道尊严之感与谦卑恭敬之情的!
作者:闫贵忠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7443be2e7f6e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