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人,琢磨事,琢磨钱。
这是一个思考问题的框架。
所谓框架,它的作用就是遇见任何问题,我们都能找到角度说个123点。从而更快地去帮助我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说我们常见的框架有5W1H,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做了什么,为什么做,做的怎么样。
比如说分析一件事情从流程出发,这件事包含哪些环节,各个环节需要注意些什么,如何进行调节和风险控制。
比如说还有时间上的框架,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分别要如何安排。
比如说我个人制作PPT常用的框架,SCQA(背景,冲突,疑问,答案),分别代表当前背景是什么,和现状与实际情况发生了哪些冲突,出现了有哪些疑问和问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比如说商业上的框架,有SWOT,PEST,这两个通常用来做战略分析。
比如说还有营销的4P理论,等等。
我们平常最好就有意识储备一些框架,框架通常能够帮助我弄比较全面的去分析问题,使得我们解决问题时就会有更多的思路,更快地洞察事情的背后逻辑和事物的本质。
那么在职场的日常工作中,我个人比较受用的框架就是标题所说的--琢磨人,琢磨事,琢磨钱。
它很符合框架的特点,从人,事,钱的角度,的确能够较为全面的涵盖工作上我们面临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来公司(人),都是想通过做一些事情(事),来挣钱或者说让我们的利益变得最大化(钱)。
你说是不是这么回事。而且这三者往往是三位一体的,互相关联,结合在一起去分析事情,平常工作中有事没事从这三个维度去琢磨问题,很多事情就会豁然开朗。
琢磨人:琢磨你的领导,琢磨你的客户,琢磨你的同事,他们当时为什么会这么说,这么明显的问题他们在领导面前为什么不主动说出来,他们当时这么说是说给谁看的?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换位思考,通过换位思考才能洞察出人背后的需求,进而推演出他的动机。有关换位思考的本质,可以翻看我其他的文章。
琢磨事:这件事情要怎么做?做法不同会导致哪些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分别会对哪些人造成影响?或者说,这件事情哪些人希望它做成,哪些人巴不得这件事情最后被搞砸?我如果要做成这件事最重要的是搞定哪个关键人,如何搞定?(结合琢磨人)
琢磨钱:自己的利益是从哪个盘子里面来的?自己的自己和上司的利益是否保持一致?上司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不一致事,自己有哪些机会,此时做哪些事情自己的利益才能最大化?(结合琢磨事)哪些人离钱最近,他们是怎么操作的?公司钱的流出方向需要经过哪些途径?公司的哪块业务是公司现金流入的保障,背后的关键人、决策人是谁?(结合琢磨人)
希望这个分析框架能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码字不易,感谢点赞、收藏、转发支持,也可以关注我,我每天都会创作更多有用好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