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心理学》读书笔记

《股市心理学》读书笔记

《Psychology of the stock market》

作者:美国 (G.C.Selden)


前言

第一章 投机圈里的秘密

一、投资者和投机客

二、神秘的“他们”

三、股市里的飞短流长

四、大众心理与股市波动

五、股票价值与股票价格

第二章 惯性思维和逆向思维

一、打破惯性思维

二、 “大众永远是错的”

三、逆向思维,反向操作

第三章 贪婪、暴涨与恐慌

一、牛市的贪婪和熊市的恐惧

二、 “疯狂的郁金香”

三、措手不及的恐慌

第四章 买和卖的心理

一、群体带来“安全感”――从众心理

二、过度自信与股票投资

三、股市里没有专家

四、不做“布里丹毛驴”

五、想要的才是“合理的”

第五章 个人的心态

一、要“理智”,不要“冲动”

二、果断放弃沉没成本

三、积极面对交易困境

四、糟糕的几种心态

五、心态平和是投资的关键

前言

为什么股市上总是赚钱的人少、亏损的人多呢?事实上,这和股民的心理因素有极大的关系。纵观股市成功者,大多都有很健康的投资心理,他们一般都有完整的个人生活、积极的人生态度、强烈的赚钱动机,其内心冲突很少,并且勇于为结果承担责任。尽管拥有健康的心理并不能够保证投资一定获得盈利,但至少不会犯太多因心理和情绪影响而导致的错误,尤其是投资时的低级错误。

股市交易是一种心理博弈,是千百万人智力的角逐,是一场激烈的心理战。从某种程度上讲,股市博的就是心理素质。股价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交易双方的心理变化过程。从长期来看,股市中最终的贏家大多数是那些心理素质较髙且心态较平和的人。

本书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股价的波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和交易者的心理活动。


第一章 投机圈里的秘密

股市生存法则之一:认清趋势——尽最大可能去捕捉市场情绪的趋势。如果这种趋势暂时与基本面相背离,即使暂时不赚钱也应做好逆向调整的准备,因为对抗就要遭受损失。

一、投资者和投机客

投资是建立在敏锐地捕捉信息与精准的数量分析的基础上的:而投机则是建立在突发的念头或是臆测之上的。

也就是说,判断一个人是投资者还是投机客,关键在于他的动机。如果是投资者,就会考虑自身的资产——自己的企业将会怎样:如果是一个投机客,则主要预测价格会怎样,而不去关心企业的发展方向。投资者都会看好有潜质的股票,事先会考虑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行业地位等,他们关注的是公司的价值及其成长性。当确定某家公司有未来成长空间时,投资者就会果断地买人公司股权并长期持有,一般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投资者追求的是公司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利润增长和稳定回报,是一种长期行为。作为这种长线投资,既可以趁高抛出,又可以享受每年的分红——股息虽然不会太高,但是比较稳定持久。

而投机并不需要考虑以上这些因素,股市投机客关注的主要是股票价格。他们对长线不感兴趣,而是热衷于短线。他们主要利用市场中出现的价差进行交易,并且从中获得利润。他们感兴趣的是获取暴利而不是资本增值,他们下注就下在有人会比他们出更高价钱的这种逻辑和希望上。投机客以髙回报为宗旨,对他们来说,资本只是盈利的工具。贏得越多,每次投机的注本就会变得越大;同理,一旦亏损,输掉的资本量也就越大。投机客往往是借助股价暴涨暴跌之势,通过炒作来谋求暴利;少数几次失手,就会将以前的盈利亏损殆尽。一个投机者的收益,是来自于另一个投机者的亏损。因此,在股市上,不论公司的经营状况如何,即便是内部管理混乱的上市公司也会有人去炒作,只要股价低就买人,逢高就抛,目的是赚取差价,而不是分享公司的业绩增长。所以说,投机一般是短期行为,风险较大。

投机客喜欢冒险,不注重安全性。他们喜欢在事实不充分的情况下“猜测未来”。因为是猜测,所以有风险。投机客追求的是短期迅速获得暴利,而不是长期稳定但低得多的回报,他们期望投入的一笔钱能迅速转手且在短时间内获得很高的价差。他们借以交易的资本,就其本身而言并不重要,它只是用来牟利的工具,其自身的升值能力不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除非这种能力会影响到资产的价格;投机客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研究一家公司的基本面,他们只关注股票市场的涨跌、资金的动向和各种影响股价波动的消息。

而投资者比较注重安全性。他们在通常和可能的情况下总是先考虑如何免于遭受损失,考虑在合理的条件下怎样投资才不至于亏本。他们明白,投资活动是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保证本金的安全,还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收益,而投资活动的回报来白于你在研究公司基本面上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这是因为,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投人就没有产出。

投资者最关注的是股票价格下跌。投资者就好比是消费者,目的是拥有该商品,因此,股票价格越下跌,投资收益率越合算,对投资者就越有利。所以,在进行交易前,投资者首先要分析判断股票本身值多少钱,然后等待市场价格下跌,当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相对于价值低估程度较大时,投资者才会决定买入交易。买入后,他们会耐心持股,等价格上涨到与价值接近甚至超出价值后才会卖出。

而投机客最关注的是股票价格上涨。投机客就相当于是中间商,其目的不是为了拥有该商品,而是做中间商将商品转手获利。他们不管商品本身的价格高低,也不管商品本身值多少钱,只要有人以更高的价格买走,能够赚取买卖价差,就达到他们的目的了。价格涨得越高,买卖价差越大,中间商获利就越大。因此,在交易之前,投机客首先会分析预测价格能上涨多少,而且最关心的是短期内上涨多少,并根据未来价格走势决定是否进行买卖交易。

二、神秘的“他们”

所谓技术分析派人士,也不过是在判断“他们”将会怎么做的基础上多头或空头。股民会时刻记着上述的“他们” ——场内交易员、联盟操纵和个人操纵。

三、股市里的飞短流长

股市历来就是一个各种流言满天飞的地方。正统消息、小道消息、各种谣传,甚至于有一些互相矛盾的传言,这些五花八门的消息常常充斥于股市的每一个角落。

股民要提高对流言的鉴别能力,避免为股市流言所迷惑,就必须首先提高自己的鉴别意识,消除紧张感,稳定情绪,然后对股市进行全面分析,把握股市整体走势,认清当时的股市形势,这样做是保持头脑冷静、提高鉴别能力的关键。

股市流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股民心理的折射。面对股市流言,股民最好在分析政策面的变化和调控措施、资金的动向、成交量、手中个股的趋势等信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辨别和筛选。对流言的正确分析和辩证理解,有助于股民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四、大众心理与股市波动

大家都知道,股市上经常会出现这么一种现象:如果大多数人都看好行情,并积极购入股票,股票价格就会上涨:要是大多数人对股市不抱信心,并纷纷抛售,股价就会随之跌落。

由此可见,投资大众的心理活动会对股价波动产生影响。股票行情可以说是投资大众所做出决定的具体体现。

股票之所以能够上涨,就是因为当人们对行情看好时,很多人会忍不住了往上买。当一种好的预期到了一个迸发点的时候,大家都主动性地买盘,纷纷进场以后,就导致了供不应求,促使股价进一步上涨。股价进一步上涨,又诱使人们进一步购买,同时也带动一部分新人加入股市,导致供求关系更加紧张,价格随之上涨。在股票上涨的过程中,还有一部分胆小的人一直在不断地观察,一直在犹豫,不敢买,直到最后不犹豫了,终于下定决心进去了。这个一直犹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股价不断上涨的过程,就是别人不断地推高股价的过程。当最后那部分犹豫的力量也开始介人进去的时候,说明市场后备的还能推动股价上升的力量已经快耗尽了,这个时候股价就会出现下跌或者回调。此时,外围环境开始冷却,前期持续的高温环境开始出现了根本的转向,冷空气频频吹来。当价格开始下跌,人们唯恐其进一步下跌,就纷纷慌忙脱手,导致供大于求,价格进一步下跌;价格越跌,人们卖出越多,供大于求越多,价格跌势便会越强。急速的环境冷却,会让曾经过热的股市产生下滑崩溃走势,股价就像洪流一泻千里难以阻挡,最后甚至连一些优质股也会远远跌破其价值。

当股市经历大跌之后,破产的股民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疯狂绝望,市场一般会陷入一种蛰伏(往往长达数周或数月)的状态,然后股票价格由平稳或相对平稳慢慢地向上升。因为股价经过长时间的大跌,许多绝望的股民已经在下跌中忍痛割舍掉自己的股票,直至到达转折点,市场上大多数人看空。这时候,一些目光锐利的多方预感到形势已经不可能再坏下去,股市已经触底,于是就开始买人股票。这时股价处于历史低位,锁在高位的筹码由于经历了可怕的大跌,被套的股民因绝望而变得麻木,一般不会因为微小的反弹卖出股票,于是低价和小抛压使得多方的操作成为可行的事实,股价就开始上涨。虽然有很多犹豫的股民选择观望,但是已经有一批胆大的股民开始加人。当行情上升持续时,踏空的股民逐渐感受到懊悔的折磨,就开始寻找机会进人以弥补因自己的错误造成的损失,然后就有更多的人跟着参与进来,推动股价的进一步上升,这就形成了股价的又一轮波动。

当股民被自己的情绪左右,感到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的时候,他们总会仿效大多数人的做法,因为这样似乎才安全。并且人们越是变得情绪化、犹豫不决,就越可能追随群体的行为,接受大多数人的观点。当股价向下突破时,很多看涨的股民都加人到看跌的股民的行列:当股价发生向上突破时,看跌的人越来越少,而看涨的人越来越多。

五、股票价值与股票价格

从本质上讲,股票是一个拥有某种所有权的凭证,是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它本身并没有价值。股票之所以能够有价,可以用来买卖,是因为股票的持有人一-股东——不但可以参加股东大会,对股份公司的经营决策施加影响,还享有参与分红与派息的权利,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并且持有得越多,话语权越大,分红也越丰厚。股票持有人凭借某一公司一定数量的股票,所能获得的经济收益越大,股票的价格相应地也就越高。

在投资领域,长期存在着价格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的情况,股票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在一定的时期与价值无关。如果价格等于价值,就不需要市场的作用。然而,大多数人往往容易产生误解,以为股票价格总是等于股票价值,或在价值的上下浮动。

人通常都有这样一种心理:总是对于距离现在最近的经验考虑过多,并从中推导出最近的趋势,而很少考虑其与长期平均数的偏离程度。当股市见顶时,只有少数人认为股市会暴跌;但当股市暴跌以后,就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股市还会继续暴跌。而且,股民对于令其受损失的股票会变得越来越悲观,而对于获利的股票会变得越来越乐观。当牛市来临时,股价会不断上涨,涨到让人不敢相信,远远超出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而当熊市来临时,股价会不断下跌,也会跌到令大家无法接受的程度。此时,其价格早已远远低于其真正的价值。

股票价格,在某些时候能够通过投资者的预期改变其内在价值。上市公司的基本价值、股票价格和投资者预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注定了上市公司的价值其实也是不断变化的。上市公司本身的基本面,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投资者的预期,两者通过投资者的买卖行为,一起成为影响股票价格涨跌起伏的主要因素;被影响的股票价格,它的上涨或者下跌,将反过来进一步影响投资者的预期,使人们的预期变得或更加乐观,或更加悲观,投资者的预期,又通过投资者的买卖行为,进一步影响股票价格的涨跌。这时,价格往往能够反过来影响甚至改变上市公切的经营发展,也就是基本面,从而改变股票的实际价值。

股票价格反映的是未来的收益、股息和资产价值,而这些流量仅仅只是市场猜测的对象,人们对某个事物的猜测,往往掺杂了某些偏见。

我们在股价的运行过程中,详细分析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股票价格和投资者预期这三个基本因素,看看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在一轮上涨趋势刚开始的时候,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已经开始改善了,但由于历史惯性的作用,市场上还维持着原来对它的看法和评价。但是,这种改变只有少数敏感的人能够认识到,所以,市场价格表现要低于实际价值;这是因为,人们对优秀事物的认识,总需要一个过程。当基本面改善的状况逐渐被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意识到之后,这些参与者开始纷纷买人,股票价格就会稳步上涨。随着股票价格的上涨,这种优秀的基本面就会被更多的市场参与者认可,于是,在市场中的表现就是,价格更加迅速地上涨,人们变得更加乐观,这只股票变得流行起来,因此,价格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疯狂上涨。

当股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时,短期的过高预期将会导致众多投资者出现认识上的分歧,基本面往往也会受到一定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的质疑,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公司基本面能够支撑如此高的股价,这只股票的新投资变得越来越少,没有耐心的投资者开始拋售这只股票,股价也开始下跌。而股价下跌又会带动更多的投资者杀跌抛售,同时,价格下跌对基本面又起到了负面影响,于是股票价格下跌加速。

股票价值和股票价格就是这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理解和掌握了上市公司的某本面、股票价格、投资者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将非常有助于股民把握股票价格运行的趋势,清楚目前价格运行到了什么阶段,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市场的价格行情。

第二章 惯性思维和逆向思维

股市生存法则之二:逆向思维——99%的活跃交易者所犯的最大錯误就是在顶部看多、底部看空。因此,想赚钱就得投资大众“对着干”。

一、打破惯性思维

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这就是惯性思维。惯性思维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变得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惯性思维常会导致思考问题时出现盲点,且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这恰是人们在处理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的一大障碍。有惯性思维的股民在思考问题时很容易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使自己在无形中受到束缚,从而陷人投资思维的僵局。

人们喜欢熟悉的事物,尽管有时候会对熟悉的事物产生错误的感觉。例如,球迷总是认为他们喜欢的球队会比其他球队获胜的概率更大一些。同样,股民看好自己熟悉的投资,认为相对于他们不熟悉的投资,它们的收益更高,风险更低。

对股民来讲,总是要在某些时刻做出某些投资决策,会造成他们在心理上的不舒适感。他们都担心做出错误的决定,并由此遭受损失,因此,他们更容易选择不作为。即使某些投资很不成功,他们也会习惯于继续持有这项投资而错过了其他更好的投资机会,或者懒于选择新的投资组合;在投资股票的种类上,他们总倾向于某一类或几炎股票,特别是倾向于自己喜欢的经常做的股票类型。

大多数股民在进入股市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形成一套自己的惯性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股民的惯性思维一旦形成,也就局限了选股、操作以及对风险的防范?他们在选股时会只钟情于某一小范围的股票,操作上也会延续思维惯性,认为只要拿着好股票,就还能涨;对风险防范也忽视或者麻木了,因为之前的调整都经历过了,这次也一样无所畏惧。

但是,市场往往会出乎股民意料地发生变化。由于思维惯性,股民对市场的反应能力降低,等感觉到不对劲的时候,市场早已今非昔比了。

因此,如果想改变这种状况,股民至少每半年就必须重新评估所持有的每一种证券。不仅是检讨自己的持股和计算账面盈亏而已,而且应该尽可能地以超然的观点重新分析每一种持股。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对于已经投入资金的标的保持客观的态度恐怕很困难,然而,股民应该尝试让自己做到这点。

克服思维定式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通过回顾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交易情况和投资成绩,寻找出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当然,要改变一种既成的投资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这涉及改变之前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是在过去长时期内不断重复和强化所形成的。我们的一些习惯是根深蒂固的情绪模式,除非我们不断做出努力,否则这些习惯模式很难发生改变。

在投资中,股民需要放宽视野,从全局出发审视市场的变化,要能够灵敏地觉察其中的变化,同时做出反应:还要不断检查自己的决定,推翻自己的错误想法,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新观点和新证据。

二、“大众永远是错的”

善于观察的老股民都知道这样一个规律:当市场上大多数人都看好的时候,市场未必会涨;相反,当市场上大多数人都看淡的时候,市场未必会跌。

股市里有句老话:“大众永远是错的。”之所以说大多数人一致的看法往往是错误的,是因为当一种观点被多数市场参与者接受后,它常会走向极端,使得多数人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增加。也就是说,当人们都在欢呼雀跃、为股市疯狂时,你就得果断地卖出去,而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上涨,当股票跌到无人问津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而不要管它是否还会再下跌。换一种说法是指,在股民的一片欢呼声中,行情往往趋近顶峰,这时候千万要保持警惕心理;相反,在股民的一片悲叹声中,比如证券公司人烟稀少,顾客无视其行情好坏、漠不关心股价的涨跌,书报摊有关股票方面的书籍卖不出去,此时行情通常接近谷底,这个时候要勇于承接。因为,大众大都是“抢涨杀跌”的。在股市上,股价涨得越厉害,风险也越高,然而大众这时候却越有信心:股价越跌,风险也越低,但股民却会越来越担心。

虽然大家都知道股票要在低价的时候买进,然后等到股价上涨时再脱手卖出,但是,大部分股民还是会拼了命地一窝蜂去买高价格的股票,卖出低价格的股票。因为他们认为某只股票的价格很高,就代表有很多人买,也就是说很多人都看好这只股票,那么,这只股票便很可能会再上涨,相反,某只股票的价格很低,就代表有很少人买,那么这只股票便不太可能会再上涨。于是,虽然理智上大家都知道要“买低卖高”,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的股民都在“追涨杀跌”。他们很在意别人怎么想,没有投资信心,不敢在別人看空时买人股票,只相信别人买入时自己买人才会有安全感,结果被股票市场一网打尽。

有经验的股民会发现这样一种情景:股市行情好的时候,大家的消费热情高涨,股票交易所周边的餐馆、酒楼生意会异常火爆,座无虚席,而且人们在餐馆里谈论的话题大都是股票获利,这个时候有很多股民会迅速人市,结果大盘不久便见顶了;而那些让大多数股民冲进去的人,却站在了高山之巅。

另一种现象是:股票交易所突然变得很冷清,周边的餐馆、酒楼也没有了往日热闹的场景,生意很冷淡,再也听不到人们谈论股票了:即使有人提到股票,也是在叹气被套了,不敢做了。当这样的现象出现时,可以确定这就是底部区域,十人中有九人不敢买股票,而这恰恰就是少数人买股票的时候了。

天地万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物极必反就是这个世界上的普遍规律。当一个事物发展到了极限,就会朝相反的方向转化。作为具体的上市公司,也和万事万物一样,有着发生、发展乃至最后消亡的过程。所以,任何上涨都会以下跌而结束,任何下跌都会以上涨而结束。在股市中,当少数人看多的时候,市场还不会发生质变;当发展到多数人都看多的时候,市场就可能见顶:而当绝大多数人看空时,市场就会发生改变。熊市也是如此。在熊市中,股市不断下跌,悲观气氛弥漫于整个市场,当股价跌到谷底的时候,多数人已经退场,因为他们认为市场还将继续下跌,但结果却是市场将会慢慢转强。当市场再次进人牛市,股价攀爬到顶峰的时候,可以说,有 99%以上的人看多,都认为股价还会上涨;而当大多数要买股票的人都买到了股票的时候,他们要卖给谁呢?

当大多数股民都在看好(或不看好)时,市场却会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为什么当大多数人都认为这就是真理时,却偏偏是另一个相反的结果?

这就是说,在股市上,当股民都在谈论“下跌目标位”时,说明此时股民的心理状态处于极度悲观的境地,有一部分人已经开始不惜割肉出局,这时即是大盘见底的时候。相反,凡是股市大众在谈论“上涨目标位”时,股民的心理状态处于极度兴奋中,很多股民纷纷买入股票,整个市场都在看多,大部分股民都在市场里热情地做买卖,这说明此时大盘即将见顶,风险在快速地聚集,随时会出现雪崩式的下跌。

因此,股民一定要掌握的投资理念是:当投资大众都在谈论下跌目标位,且有利空伴随着,说明这时大盘即将见底,就要准备买进股票。而当投资大众都在谈论上涨目标位,股民开户数不断刷新,新股民如潮水般涌人,没有炒股的人都开始炒股了,这个时候市场已到了疯狂的境地,可能离见顶就不远了,应该毫不手软地逐步清仓。简单地说,就是指当市场大众心理倾向于买的时候要卖,当市场大众心理倾向于卖的时候要买。因为当几乎所有人对前景不乐观时,他们可能错了,前景会越来越好;当几乎没人担忧时,就是该谨慎小心的时候了。

但是,要想真正做到这些,对大多数股民来说,并不容易。特别是当股票飞涨,达到创纪录水平时,人们根本就舍不得卖,反而热切地想再买入,事实上这样做是最危险的。

相反,在低迷的空头市场中,人们终日哀叹,时时刻刻想着割肉出局,而不是趁机抄底;

其实,这个时候正是曙光即将来临之际。

永远要记住:股市大众坚信不疑的说法,大多数是错误的。也就是说,当股市上好消

息满天飞的时候,肯定是该卖的时候。而坏消息在股市上空密布时,肯定是买人的最佳时机。当投资大众看多时我们要看空,当投资大众看空时我们要看多。想赚钱就得跟投资大众“对着干”。这是在长期的股票投资实践中发现的最基本的规律之一。

三、逆向思维,反向操作

当人们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总是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并寻求解决办法。逆向思维则正好相反,它是指反过来思考问题,用绝人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对日常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进行思考。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你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去思维,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不见得处处有效,但在股票投资中却时常管用,有时还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股市需要逆向思维,但是,这里的逆向思维不是指故意违背原则,而是指在股市中一定要坚持独立思考的习惯,去除一切可能导致非理智行为的环境因素,对投资对象的基本面进行深人分析,从而确保自己的投资规划不随波逐流。大多数股民习惯在熊市底部看空,牛市高位看多,所以说战胜金融大户、暴富的机会就在这里,只要记住诀窍就行:逆向思维,反向操作;貌似应该卖出时买人,貌似应该买人时卖出。因为当一种观点被多数市场参与者接受后,它常会走向极端,使得多数人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增加。

所以,当市场上股民的观点、认识、思维方法趋向一致的时候,应釆取反向操作。即在股价受到打击的时候买入市盈率、市净率较低但分红高于平均水平的股票。不要期望你所采用的策略在市场上马上就能取得成功,而要给它一个合理起作用的时间。也就是说,要把眼光放在长期收益上。

成功的反向操作要对行业或企业基本面有深入的认识,能够在关键时点敢于挑战主流认识,做出与大部分投资者相反的决策。此外,还要有足够的持股耐心。股市中的反向操作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逆指调仓”。就是指在操作时要逆着指数的涨跌调整仓位,即当指数越涨时越要减仓,做到指数越高仓位越轻:指数越跌时越要加仓,做到指数越低仓位越重。二是“逆价买卖”。在控制好仓位的基础上,再用逆向思维方式选择买卖的品种,原则上要做到“不买热门买冷门,不卖冷门卖热门”;“不买利好买利空,不卖利空卖利好”:“不买上涨买下跌,不卖下跌卖上涨”,按照与多数人相反的思维方式选择品种,买卖股票。

市场看起来最强的时候往往是最高点,而价格持续下跌到无可再跌的时候就是底部。股民可以应用这个规则来操作:牛市气氛高涨时卖出;大众空头时买进。

总之,即使股民不一定能通过逆向操作获得成功,至少可以通过上述讨论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客观的心态。不要指望每次操作都正确无误,一旦反向操作就更需要保持理性且平和。而且,对之前所做的操作要充满信心,这也是在之后的操作中做到越涨越卖、越跌越买的重要前提。对股民来讲,如何在大众投机热情高涨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以及在大众恐惧退缩的时候仍保持足够的信心,与其投资能否获利关系甚大。

当股市大众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这个方向可以说基本上已经接近尾声了:如果这时候能朝相反的方向思考并发现正途,就会有可观的获利。就是说,当人们蜂拥而至时,你一定要小心提防,当人们害怕退缩时,你要勇往直前并且设法对它感兴趣。一般情况下,被股民普遍看好的股票是不会被低估的,而被普遍抛弃的股票,其价值被低估的可能性就很大,相对而言更容易获得超额回报。


第三章 贪婪、暴涨与恐慌

股市生存法则之三:置身“市”内一旦看不清情形,就一定要置身市场之外。要知道,耽误的代价总比亏损要小。

一、牛市的贪婪和熊市的恐惧

在人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两大难以克服的弱点:贪婪和恐惧。它们像魔鬼一样始终困扰着人们的一举一动。在股市上,贪婪就是贪得无厌,贏了小利还要贏大利,翻一番还要翻两番。

在股市投资中,自己的账户资金升值已达 30%、50%甚至200%以上,但仍是赚了还想再赚,最后结果往往是无奈地被套牢: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太贪。

贪婪是人的本性,会使人们期待盈利的心理无限膨胀,人们往往会因贪而失去最佳的获利机会。股民进入股市,都是怀着赚钱的目的而来,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过分贪婪却是很多股民在股市买卖操作中的共同心理。贪婪会使股民失去理智的判断,把握不准时机,从而迷失方向,最终遭受损失。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在股价上升时,还在一心追求更高的利润,迟迟不肯在高价位时卖出自己的股票;另一方面,在股价下跌时,一心想着股价会继续下跌,迟迟不肯买进,结果往往失去最优的投资机会。本来在打算买进某一只自己看好的股票时,往往会仅仅因为贪图几分钱的价格便宜没有能够成交,从而错失了投资获利的机会:在卖出某一只自己已看坏的股票时,也会仅仅因为想要多卖几分钱而未能成交,从而失去了避险的良机。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在股市上是否出现过度贪心的情况呢?股民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自己判断一下:

第一、不断提高自己的投资报酬率。在年初做投资计划的时候,你也许定下一年 15%的投资报酬率。

第二、原先觉得风险高的投资,现在看来能稳操胜券。当有人警告你某些股票风险太高时,你也认为颇有道理。但走着走着,就发现眼中的那些高风险都是杞人忧天,一切都越看越安全,似乎看到了美好的前景在向你招手。

第三、不再“分散投资风险”。以前,你深信“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如今眼看着其他的股票都不如涨势最凶的那只股票,要是不做调整的话,自己可能就无法获取最大利润,所以脑子一热,就把所有的赌注全部压在涨势最凶的那只股票上。

第四、坚信“这次肯定不同”。无论你以前看过多少投资理财圣经,了解过多少历史上股市泡沐的惨烈故事,但是,因为周遭环境如此一片火热,你就会告诉自己:“这次肯定和以前都不一样,因为这是全新的环境。”

当你发现自己有以上想法的时候,就表明你的贪念逐渐膨胀了。到底如何克服贪婪呢?平心而论,这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贪婪是人类根深蒂固的本性。当发现自己心中有贪念的时候,要坚定地对自己说:“千万要冷静,因为股市的本质都—样,这次也不例外。对于获利,只要合理,不需最多。”接着,就可以按照原先制订好的理性投资计划进行,到了止损点或止益点,该出手时就出手,从而获得属于你的投资收益。

和牛市中的贪婪一样,熊市中的恐惧也是股民投资的大忌。恐惧就是对投资风险过度地担心,如果股市下跌,有恐惧心理的股民往往只看到那些利空因素,预期股市将继续下跌,甚至跌得更惨,并因为恐惧被套牢而不敢入市。

股民常常因恐惧而将股票卖在最低处,因为害怕股价继续下跌,形成更大的损失;也常常因恐惧不敢在低位买进,害怕股价继续下跌被套牢,更常常因恐惧不敢买进正在上涨的股票,害怕自己一买到手就下跌。有恐惧心理的股民,由于无法做出最好的决定,该买进时不买进,该晚点卖出的过早卖出,自然也就一次次丧失了获利的有效时机。

股民可以试着釆取一些具体的方法来消除恐惧心理,比如可以先试着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写下来,因为这些感觉能影响人们,这件事就不像它在内心翻滚时那样糟糕可怕。因为我们能以更实际的眼光认识它们,发现实际情况不如想象中的可怕,写出来或者说出来反而较容易掌握。

在牛市中贪婪、熊市中恐惧,这是股民身上普遍存在的致命弱点。恐惧与贪婪让股民在股市中失利,它们会严重扭曲股民对现实的了解。贪婪会让我们在高档的时候满仓,甚至融资持有股票,恐惧会阻挠我们在低档的时候进场。这导致的结果是,恐惧让人赚不到钱,而贪婪会让人赔大钱。

投资理财的获利原则非常简单:从低买进,从高卖出。

二、 “疯狂的郁金香”

在股市上,股民有时会出现一种群体心理的感染效应。这是—种大众激奋方式,一种令人亢奋不已的大众投人状态,也几乎是一种狂热而无理性的行为方式。当股民群体心理的感染效应发生时,股民的情绪与行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支配,而放弃原有的考虑、打算,直至放弃自己心目中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而且,这种情绪反应会在股民中互相感染、互为反馈,从一个股民传给另一个股民,直至越演越烈。股民中狂热的情绪、冲动甚至丧失理智的行为,就是这样产生的。这种传染会吸引并感染很多人,而他们中有许多人本来是超然的和无动于衷的观众和旁观者。开始时,人们可能仅仅是对那些行为产生好奇或者有些兴趣,而当他们获得那种激动的精神时,就会对那一行为更加注意了,同时也就更加有想要介入进去的倾向。

股市上之所以会出现群体感染的行为,是因为在股市上真正起作用的并不是人们对股票公司投资前景的展望,而只是股民对股票在下一期出售时能卖出高价的短期考虑。在这种情况下,股民的行为常受投机幻觉的支配。虽然这种幻觉迟早会破灭,但是股民往往容易被这种美好的幻觉迷惑,似乎觉得如果不利用这一幻觉就是愚蠢的。于是,他们便在股市中上演了一幕幕从暴富到破产的悲喜剧。

为使自己不受狂热效应的影响,股民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坚持自己的投资态度,而不应该盲目跟随投资的“狂潮”,这样才不会使自己处在投资的被动当中而遭受损失。当报纸上不断有好消息传出,股票往往处于高价圈了,此时就是知道内幕的有心人出货的良机。对消息的判断分析,应该持理性的态度,要明白有暴赚也有暴亏的道理。那些长年业绩不好、突然业绩大幅好转的股票,不宜以其短期获利能力估算价格,更应防范被那些主力蓄意制造利好消息所迷惑。


三、措手不及的恐慌

股市在上涨过程中,主要是由股民的贪婪情绪所主导的。当股民的贪婪情绪达到最高点之际,市场主力率先抽腿,恐慌情绪开始在市场蔓延,并且取代贪婪主导盘势。但是,对于那些从上涨的趋势中赚到钱的股民而言,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认识到本来看似一路飙升的股价走势实际上已经改变了方向。

恐慌是一种远比贪婪更强烈、更猛爆的情绪,这也是为什么股市空头时跌势通常极为猛烈,让人措手不及,而相对的上涨过程中总是较跌势温和的原因。不过,恐慌性下跌表明,当时下跌的幅度已经超过基本面的情况,这是由于大众心理受到过分冲击并伴随市场资源枯竭所造成的。

恐慌时期出现的价格底部往往不是由恐惧造成的,因为恐惧的股民此时早已因恐惧而卖出了股票;它是由于一些人资源耗尽、不得不卖出股票而造成的。

恐慌时期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股民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所造成的。他们被“套”住了,无法很快变现。即使他们有很多资产,也无法立即兑换成现金。这种情况往往要归咎于他们对自身和未来的过分自信所造成的过度贪婪和急于求成。

恐慌后期的下跌其实跟公众舆论或公众恐慌没什么关系,而是由资金匮乏导致的。于是,紧接着的反弹也不需要什么明显的理由。

暴涨其实就是恐慌的反例。就像恐慌中恐惧的增长和扩散最终导致崩盘一样,暴涨时信心与热情不断高涨最终导致成千上万股民的狂热,其中有很多人都很年轻,经验不足,但都在持续上涨中“挣过大钱”。


第四章 买和卖的心理

股市生存法则之四:果断抉择——要么全凭自己的判断去买卖,要么全凭别人的判断去买卖,而不管自己的意见。别忘了,“厨子太多煮坏汤”。


一、群体带来“安全感”――从众心理

在市场上,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人排长队抢购并不怎么紧俏或并不十分便宜的商品的情景,原因是一开始有几个人在购买,然后就有更多的人去购买,于是人们纷纷效尤,蜂拥而至,最终导致抢购事件的发生。这种盲目跟风的随大流心理,在股票市场上更加常见。

股民的这种心理就是股票投资中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现象。按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人的意识深处有一种屈从本能或亲和动机。在股市群体的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会不由自主地改变或动摇原有的想法与行为,而亲和动机又会促使个体有意无意地同大多数人接近,以免产生孤独感和被遗弃感。

从众心理是股票投资市场上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有些股民看到别人买进或抛出同一种股票时,自己往往就会失去理性思考与分析,盲目地与别人采取同样的操作。特别是受到大户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看到别人纷纷买进或卖出股票时,唯恐落后而无利可图,便一哄而上。尤其是看到身边的人炒股获得暴利,他们更会头脑发热,盲目跟风。其实炒股的这种从众心理,最容易造成股民的盲目性,致使其丧失理性。股市的变幻莫测会对股民产生无形的压力,迫使股民与多数人接近,以免产生孤独感。因而,股民很难不受投资群体心理与行为的感染与影响,真正做到“特立独行”。

在股市上,羊群效应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股民总是选择根据其他同类股民的行动而行动,在他人买人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股民的羊群效应与羚羊的特性没有什么不同。

纵观股市的波动,有三个行情阶段最易引起股民的从众行为。一是上涨期。此时股市人气旺盛,一片利好景象,身处其中的股民被市场热烈的气氛和强烈的购买意愿所感染,于是群起跟风,盲目跟进。二是下跌期。此时大多数股民觉得心中恐慌,此时的盲目从众会导致群体溃逃,割肉清仓。三是盘整期。此时行情难测,股民迷茫不安,也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有从众心态的股民正是由于缺少自己的投资主见,才极易受市场主力的操纵。

要求自己绝对诚实地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这个投资决策完全是由我自己做出的吗?°

成功的投资在于完全由自己做决策,而非跟随潮流。

因此,股民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要对股票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先从技术面入手,到基本面寻找依据。股民要做到尽量避免跟风操作,就要结合自身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度等因素,设定获利点和止损点,同时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来面对各种起落。对自己分析好的股票,如果把握不准,可以征求一下周围人的意见,这样能为自己的分析做个必要的补充。对别人提的合理建议,要独立思考,慎重抉择。


二、过度自信与股票投资

通常,人们总是乐观看待自己的公司,悲观看待别人的公司。在股票市场上,股民也是这样,他们习惯性地期待别人是错的,而总是充满信心地认为自己的分析将被证明是正确的。

过度自信使人高估知识、低估风险,以及夸大控制事件的自我能力。这本身是很容易理解的一个现象,但问题是,大部分人都否认自己是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是指人们在对过去的知识进行判断时存在智力自负现象,这种现象会影响其对目前知识的评价和对未来行为的预测。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人是能够做到规避风险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未来事件往往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和乐观,而且通常对自己有非常积极的自我评价。比如,总是认为自己的能力、前途、运气等会比别人好,总将过去的成果归功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投资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当中涉及很大的风险,过度自信会使我们错判信息的准确度,同时高估了自我的分析能力,因此常造成许多不良的投资决策,例如过多交易、过度承担风险以及错误决策,等等。

过度自信会令股民错误地估计市场前景,同时低估市场低迷的可能性与后果

在股票市场中,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了解任何事情,实际上,对于任何股票商品,没有人能够彻底了解。任何价格的决定,都依赖于无数股民的实际行动,都将会反映到市场中。因此,为了避免肓目自信,股民投资股票时,应当立足长远,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理情绪变化,定期进行反省,并利用市场客观指标的变化适时调整心态,避免因过度自信而扭曲了自己的理性决策,导致股票投资失败。


三、股市里没有专家

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股市的走向总是与大多数股市专家的观点背道而驰。但是,专家的股票分析文章依然很受欢迎,这其实是因为这些文章迎合了大多数股民的心理,比如揭秘、点位、均线等。

有位颇有头脑的投资家告诫股民说:你的投资才能并不是来源于华尔街的股票家,而是因为你本身就具有这种才能。如果你运用自己的才能,投资你所熟悉的公司或行业,你就能超过专家。事实上,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其建议和意见准确,而往往是因为事后的专业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些并不能够代表其对市场的预测能力。

高明的专家可能会在技术方面提供一些改进之道,但仅止于此,不可能再深入了。对于普通的股民来说,对于专家的意见,要经过大脑的思维判断,去粗取精,正确的意见要采纳,错误的信息要抛弃,做出基于自己认真分析后的判断。作为专家,毕竟有着一定的信息优势和分析优势,股民可以将同一行业中众多专家的观点综合,分析各种专家给出的论据是否充分,不断地分析并得出自己的判断。当然,这个前提是股民要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不是处于完全无知的状态。股评能够给你提供一定的参考,但并不是对结果的参考,而是对于股票分析方法的参考。在这个建议的指导下,针对市场上充斥的评论、各类研究报告和分析,要做到心中有数,衡量其对自己的意义有多大和如何利用这些观点,而不是盲目地相信专家的意见。


四、不做“布里丹毛驴”

人们就把决策过程中类似这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为“布里丹毛驴效应”。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股民中的“布里丹毛驴效应”并不鲜见。

当持有股票的价格越涨越高,甚至超越了自己心中的预期目标时,犹豫不决这一心理变化的因素,有时候会令股民不知所措,从而错失获利的良机。犹豫不决心理,有时候会使股民心有不甘,从而失去最后的逃命时机,惨遭深度套牢的命运。

在买入股票时,有些股民是想要等到出现更便宜、更实质的股票才肯购买,似乎认为目前所有的股票都不值得购人,应该等到更廉价时才可以入市。于是,越等价越高,越等越不敢人市。结果是股价翻了几倍,他却白等了全过程。而当这些犹豫不决的股民在为股票的收益价位等犹豫徘徊时,成熟的股民早已买定。当犹豫不决者最终确认购买时,不是早已被抢购一空,就是价位已经较高,获利甚微。在卖出股票时,当一般股民还在考虑价格是否有望继续上升时,成熟的股民往往已经成交获利。待大家都认定时机已到时,经常已经是时过境迁,不是价位不如当初,就是跌势降临。

如果过于惧怕风险,则股价跌下来不敢买,涨上去又不敢追,那么,机会必将在犹豫中失去。

反转行情的崛起、拉升、筑顶等过程一般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绝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完成的,股民根本不需要因为担心踏空而犹豫不决。


五、想要的才是“合理的”

人类的本性使然,人们总是认为当前的事情会继续向前发展,很多计划都是根据这样的推论制订出的。比如,小麦价格高的时候,农场主们就多种小麦,他们觉得会增加收益;同理,价格低时,他们就少种。而一个聪明的土豆农场主曾说过,土豆价格低时,他就多种;价格高时,则少种。因为,他推断,其他农场主肯定会做相反的选择。

一个人很难保持客观平和的心态,只要与利益有关,那么想保持不偏不倚的心态就很困难。所以,我们总是愿意去做我们非常想做的事情,而对于不愿意做的事情总是找很多借口。

为了取得最大程度的胜利,股民最好做到完全忘记自己的仓位、收益和损失,忘记当前价格与自己买进或卖出价格的关系,而只关心市场动态。不论是盈利还是损失,也不管早就买进还是刚刚买进,只要下跌就卖出。


第五章 个人的心态

股市生存法则之五:心态平和——切记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平和的心态。不要急于对令群情激昂的信息采取行动;不要在心急的时候进行大量交易;不要让自己在股市中的状况影响到自己的判断。

一、要“理智”,不要“冲动”

冲动型的人在股市上都很急躁,他们在买卖股票时不会做慎重考虑。

有意思的是,很多股民有时候在购买一件几百元的家具时,都会前思后想地考虑一阵子,而不会立刻做出决定,甚至会多逛几家商场比较一下。但是在买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股票时,却往往会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就做出决定,轻易地将自己的血汗钱变成了风险极大的股票,这无疑是很不合理的。

理智型的股民完全知道自己的资金所具备的价值,他们会尽量避免使自己的资金处于某种危险之中。他们从来不会未经仔细考虑便匆忙做出投资决策,他们并不完全相信专业人士的建议,也不会轻易受小道消息或媒体报道的影响,而是喜欢在投资前亲自做调查研究。


二、果断放弃沉没成本

人们对于已经花掉的钱,总是不能够忘记,虽然成本已经消失,但心理上却难以接受。在经济学上,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且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比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时间、金钱、精力等。值得警惕的是,这些成本的存在干扰着股民的心理决策,诱使股民寻找各种理由去坚持错误的决定。沉没成本带来的心理谬误会在不知不觉中误导股民的投资行为。

一旦你用 10 美元的价格买人股票,买人价

就已经成为沉没成本。决定卖出的理由应该是它未来的走势,需要考虑的是它的发展前景,而不是过去为它花去的沉没成本。我们的买价只是过去的一个成本数据,和当前做出是买还是卖的决策没有任何关系。

股民总是习惯以已经投入的成本为基础衡量过去所做的决策,却不考虑因为时过境迁,原来的理由已经不再适用。但是,他们都很难放弃自己原来认定的看法,他们认为继续保有自己的投资符合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意识不到应该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投资策略。很多股民都不能接受在比自己的购入价格还低的价位卖出股票。结果,往往总是等到损失已经非常惨重时才会忍痛斩仓。

人类都有这样的心理:一个人一旦在次要问题上做出妥协,他就不愿意轻易放弃它,他总希望用进一步的投入来证明自己的选择的正确性。这就是说,一旦投入了时间、资金、感情或其他成本,股民就会具有保持这项投资的心理倾向,即使这项投资正处于亏损之中。此外,随着损失的增长,其对股民的误导作用也会随之增长。因为股民会认为,如果此时选择卖出股票的话,不仅要承受巨额损失,同时也丧失了在情况好转时弥补亏损的机会。而且,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投资物超所值,坚信情况必然会得以改善。

如果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就会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股票买入时的价格是沉没成本,它不应该影响抛或不抛的决策。因为不论你是抛还是不抛,这笔钱已经支付出去了。股票的走势也不会受到你买入价格的影响。在单边下跌股市中,“保本”卖出的策略是非常危险的,它可能会让投资人被迫忍受长期下跌造成的巨额亏损。

决定抛或不抛股票的要素,应该是股票的走势以及其他备选股票的情况。如果你看好这只股票的长期前景,而且也没有别的更好的替代股票,那么,不论现在是赚是亏,都应该坚守下去,并且不要为短期的波动而神经紧绷。如果你不看好这只股票了,或者有其他更好的股票可以投资,那么,不论买入的价格是多少,都应该抛掉。总之,在决定抛或不抛时,应该彻底地忘记买人时的价格。

对投资而言,如果一笔投资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不能收回,具有理性的股民就会忽略它,而当此事从来没有发生过。因此,无论此刻我们的处境是艰难还是畅顺,都不要放弃在未来会大幅度增值的投资。也就是说,在投资的时候,我们应该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计算风险和机会,摈弃一些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过去的成本都是沉没成本、不可恢复的成本,在下一步行动的时候,沉没成本是不计入边际成本的,在确定手里的股票应该卖出的时候,千万不可对自己说“卖掉后,我的血汗钱不就没了?”之类的话。否则,只能得到更加悲惨的下场。此时,正确的立场不是向后看,而是向前看,等待机会。一旦形成了沉没成本,就必须要承认现实、认赔服输,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股民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才能把损失降到较低的限度:一旦犹豫不决、旷日持久,只会让沉没成本越来越大。比如,某天晚上路过电影院,你看到影院门口的大海报,决定花 5 美元进去看一场电影。刚坐下来 20 分钟,你就发现这部电影无论是剧情还是画面都很无聊,周围的人不是在打呼噜就是在小声聊天,你确定这部电影要是继续看下去对你毫无意义。那么,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就有两种选择:一是心疼电影票的投入,硬着头皮,强忍着难受把电影看完;二是把电影票的开支当成沉没成本,立即退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三、积极面对交易困境

在股市上,无论股票是跌或是涨,都能引起股民重大的经济利益变化,而经济利益的突变又可诱发心理危机。在买进股票时,他们多会担心自己买进后股价下跌,自己因此被套牢而出现亏损;在卖出股票时,多又会害怕自己卖出后股价上涨,自己却因此而被踏空。正是这样一种比较复杂的困惑心理的产生,使得股民买了怕套,卖了怕涨,心理压力十分沉重。

焦虑对股民的生活和炒股本身都有很多负面的影响,对未来股市的收益不确定,使得股民容易产生焦虑。那么,怎样提高投资股票的安全感呢?

第一,要有风险意识。对股市的风险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盲目乐观。股市是风云变幻、风险莫测的,不要只看到股价上涨时赚钱的一面,更要看到股价下跌时亏损的一面。

第二,千万不可借钱炒股。进入股市前,要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有个整体的评估,不要把炒股作为唯一的经济来源。切记只投入自己输得起的饯,只用不会影响生活质量的闲钱炒股。如果把全部家当投入股市,承受力会很脆弱。这是因为,股市焦虑看似是由行情波动造成的,实际上是由于股民自己把家庭、人生、事业,甚至是命运跟股市牵连在一起而造成的。在股市中,破釜沉舟的做法只会让自己在炒股失利后陷入被动、无路可退的地步,从而上演炒股失败后自杀的惨剧。因此,炒股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倾己之所有,更不要借钱炒股或者贷款炒股,否则,无形的压力将直接影响到股民的理性思考及判断。

第三,坦然面对股指下跌。股指下跌之时,不要恐惧,也不要悲观。虽然跌势中股民很难赚到钱,甚至还会出现亏损,但世界上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涨涨跌跌其实是股市里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正如潮起潮落,是一种自然现象。

第四,分散注意力,不必天天看大盘。看盘是一件受罪的事情,看到涨了,没买进股票会后悔;看到跌了,买进股票后又会觉得很难过。总之,不要一味想着股票,可以试着做点别的事情。已经“套牢”的股民应正视现实,努力保持平常心,避免心理失衡。

第五,炒股要得到家人的支持。

第六,了解股市及其相关知识。


四、糟糕的几种心态

炒股很多时候考验的是心理素质,而这种素质往往是由心态决定的。进入股市之后,就是一场心态博弈的开始,如果能拥有良好的心态,炒股时就能冷静沉着,一举夺魁。那些股市失意者,往往是由如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导致的。

1. 赌徒心态

盲目冒险的赌博行为,往往能迷惑股民的视线,使其贏了想下次赚得更多,亏了期望下次再捞回来,于是倾其所有,陷入恶性循环之中,不能自拔。在赌场,常会看到赌徒们输了一手,下一手下注就加倍,再输了,再加倍。他们希望总有一手能赢,那时就能连本带利全捞回来。这种做法一方面显示出人性中亏不起的心态,另一方面则是想报复赌场,报复赌场让他们亏钱。

2. 鸵鸟心态

鸵鸟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头埋人草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的,人们将这种心态称之为“鸵鸟心态”。在股市中,有很多股民都有这样的心态。

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心理,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有鸵鸟心态的股民往往在牛市中不敢追涨,在熊市里不敢斩仓。一旦股票被高位套牢后,就死捂着不止损。他们会对自己说,算了,不止损了,反正已经亏这么多了,看它还能跌到哪里去。套得深了就对股市不闻不问,釆取回避态度,就像鸵鸟一样装聋作哑,既不适当凋整自己手中持有的股票仓位结构,也不想法提高自己的操盘水平,仅仅坐等股价自己涨上去。

3. “敝帚自珍”心态

人们大多具有“敝帚自珍”的倾向。所谓敝帚自珍,就是说东西虽然不好,但由于是自己的,仍然看得很宝贵。

有很多股民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在完成了一次股票交易后,他们就会认定自己所持的股票是最优秀的,甚至会下意识地去刻意搜集、利用那些与自己原先的判断相吻合的信息,而忽略那些负面消息。如果选择的股票真的不理想,他们就会对那些指出股票业绩可能下滑的信息置若罔闻;更极端的是,他们会回避信息、曲解事实,并消极地不釆取任何措施,因为他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选了个差劲的股票。

4. 急功近利心态

华尔街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你能在股市熬 10 年,你就应该能不断赚到钱:如果熬了20 年,你的经验将极有借鉴的价值,如果熬了 30 年,那么你退休的时候,定然是极其富有的人。”

股民要想在股市中赚钱,首先必须培养自己的耐心。然而,对许多股民而言,最缺的恰恰是耐心。许多股民就是这样,股票一跌就跑出来了,跑出来倒也没关系,等到跌不动了,再逢低买进去,这个倒差价就做出来了。但许多人等不了,转身就去追别的股票,一跌了,又被吓出来。

股市如同潮汐,有其运行规律,涨高了必跌,跌低了必涨。要想在股市里做个成功者,必须用耐心去熬。只要看好的股票,估值比较低,有成长价值,就要死心塌地地拿好。要耐心持股等待而不要跑来跑去,一定要捂住自己的股票,耐心等待行情的到来。耐心就是指面对波动,有平常之心,冷静观之,不为所动,就是能够忍住、不着急。


投资赚钱靠的是有耐心,也就是说,耐心是投资人所必须具有的最重要的一项素质。


五、心态平和是投资的关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7年9月16日李笑来老师推荐了一本书《股市心理学》,这本书写于 105 年前,(Pychology of t...
    夏夏家庭教育阅读 3,217评论 0 3
  • (1) 纵观股市成功者,大多数都有很健康的投资心理,他们一般都有 完整的个人生活(场外赚钱能力,工作、生活、家庭...
    白胖子Js阅读 403评论 0 0
  • 技术分析:股指是最好的参照基本分析:把握宏观经济投资组合:根据行情调整成功者的启示:具备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超越专家...
    你在学校阅读 4,549评论 0 13
  • (原文链接有点问题,慎点)仔细分析各种布局的技术实现,可以发现下面三种技术被经常使用:浮动 float负边距 ne...
    lulu_c阅读 791评论 0 0
  • 这次来制作一个绘图小程序,可以画出漂亮的轴对称花纹。 首先使用默认的小猫角色,添加三个私有变量: 然后编写其代码:...
    尚善谷阅读 3,99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