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时候,总能听到身边的亲戚朋友在调侃一些小朋友,还问一些年纪小的孩子长大以后想要干什么,现在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好像对于长大后的我们来说,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显得十分难回答,经历了太多的东西,很多人都已不再那么纯粹不再那么无暇,而对于那些大人眼中正值孩童年纪的人来说,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显得十分简单,至少比数理化题目更能完美解答。
可能他们会想,这么简单的问题,真没必要拿出来,于是小朋友们随口就说,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长大以后造一艘大大的飞船,想要成为一名军人,长大了要保卫国家不受侵犯,想要成为一名医生,长大以后救治更多的人,想要成为一名人民警察,抓住全天下的坏人。
原来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有想要成为的人了,心中想要成为的那个人或者是那一类人高高的伫立在你的世界里,让你一直向他站立的地方靠近着。
虽然随着渐渐的长大,我们心里的那个人不停的变化着,但是我们的心里总有一个影子,或多或少的至少都有一个。
我们为成为心中想要成为的那类人努力着,微博,知乎,微信等软件里面总有一些因为你想要成为而特别关注的人,他们的生活就是你时常幻想的。
即便方方面面都有不同,心里想要成为创业者的人,关注着一些财经评论,致富之路的网络大咖,时刻盯紧他们发的每一条微博每一段头条,想要考上公务员的人每天都关注着那些预测考题相关信息的发布人,想要成为一名作家的人大多关注的是写作指导,还关注一些暖心故事的账号,可以起到一些借鉴作用,也希望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目的不尽相同,结局诡异难辨,却是看着别人的生活,而对着自己无声诉说。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把名人当做了自己的目标,那句“想出名,要趁早”给了我们无尽的动力,奔跑着。
他们不停的在圈子里刷着文章,告诉我们想要学到的知识,我们都这样以为,如果我们天天都能看到那些人发的动态,我们就会自发的觉得自己距离那些人是如此的近,他们也不再是像远古巨人一样的遥不可及,原来他们也是那么的平易近人。
上个星期看了一本书《这就毕业了》,作者是一个小青年,大多写的都是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只是全篇都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在塑造一个角色,以那个塑造的角色来反映出自己的生活,每一篇的篇幅都很短,但是都很温情,确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于是我去关注了作者的微博,私信了作者,我以为作者是不会回复的,因为书上写着关注微博的人太多了,一一回复没有很多时间,可是突然的回复,即便只是说了几句话,也足够让你激动的。
因为你想成为的那种人是真真切切能够感受到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根本见不了面,不是你在遥远的地方仰慕着他,现在能够走近一点,就和追星族差不多,不断的尖叫,不断的自嗨。
以前的我们不知道自己该选择成为怎样的人,到了现在也还是模模糊糊隐隐约约的觉得可以向某个方面去发展,想要真真正正的成为你理想中的那一类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应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想要成为的人吧。
鸣人的一生都在为成为火影而奋斗,不曾被孤独和村子里人们的冷眼旁观所打败,一如既往最后拯救了世界,成为了火影,他的心中是想成为三代火影爷爷,四代火影爸爸一样的人。
天明虽然很无厘头,时不时的弄出大笑话,可在大是大非面前也不曾低头过,他奋进着,随同墨家子弟一起抵御外敌,最后成为了墨家巨子,功力也日渐精深,他的心中是想成为大叔口中所说的那类人。
人的一生都在为成为理想中的人而奋斗,兴许以后我们真的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或是那类人,兴许那时候我们已经站在了绝巅山峰,我们回看弱小时的我们,欣慰的笑了笑,蓦然间发现了那个一直想要成为的人既是你崇拜的那些古今圣贤,商贾巨擘,也是你努力后成就的未来的自己。
只是,现如今,我们还在路上。
正在和我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或是那类人缩短着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