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web页面是如何做出来的4——想法、共识与技术实现

web产品就是数据流构成的,打开一个页面,就是各色数据在流动,最终汇聚成用户看到的样子,用户提交信息(勾选、输入、上传文件等等)同样是数据流动,只不过方向变了。

(底层支持这些数据流的东西,没有深究,但属http协议无疑。发出请求、解析、响应这些前述文章中讲过)

2016年底,曾写过一份产品过程总结(查了下文档最后编辑时间是2015年 ……)


图一:xx产品开发过程

前段操盘做一个小型报表系统时记录基本过程如下

    1. 确定业务需求
    1. 形成需求文档(axure、草图等,及设计出图)
    1. 设计接口
    1. 设计数据库
    1. 前后端代码撰写-联调
    1. 测试

本质上步骤并没有什么变化。

只不过作为开发者,把前面需求阶段(图片中的1、2、3、4),后面使用阶段(图片中7)弱化了。而图片中是以产品(经理)角度出发的,更重视产品需求设计,以及上线使用,弱化开发阶段的工作化分。

image.png

在参与过几个小项目之后,过程本身并无新意。想法,共识,技术实现这三点在产品开发中更为本质一些。

想法

重要性不言而喻,idea是产品之源,且不限于互联网产品,甚至不限于产品。

共识

共识非常有意思,从想法产生开始就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第一步就是把想法变成需求,如果想法和需求是同一个人操盘,这个想法到需求的传递过程就省略了,但通常不是一个人:想法可能是老板发起的,也可能是业务部门提的,但需求可能是产品经理来具化,这里就涉及一个达成共识的过程。

而达成共识是相互的:‘想法’影响听这个想法的人,听想法的人还有自己的想法… 于是想法也会演进。

形成需求后,产品经理(通常这个阶段的操盘人)还需要让所有参与人员对这个需求达成共识:技术、测试——以使最终呈现的,的确是所需要的。

产品经理同写需求文档、画图,请设计师出设计图(这步更多还是帮助前端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达成共识。

技术实现

前后端分离开发安排下,设计好接口就可以分开去开发了:约定好请求URL、包含的参数——不同参数和请求方式下后端给返回什么结果。

于是一切围绕接口开展:
前端调接口,把数据取回(或同时传数据给后端),再组装成给用户看的样子,使用到的技术通常包括:HTML(结构,大体位置分布)+CSS(样式,哪块长什么样什么色)+JS(逻辑,从哪个接口取数、返回数据处理,把数据对应到html中的哪个标签下…);

后端则想办法满足接口所需的数据:收到url1,返回什么,收到url1&type=1,返回什么…返回的可能是一串json数据,可能是操作成功提示,也可能,是一个图片地址、一个文件。原始数据大多存在于数据库中,后端的工作就是把数据库中的数据(及其它通用数据,比如日期时间等)加工成前端需要的结构,封装成接口。

复杂的技术,嗯,不会,不是,不告诉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Mongodb的全面总结 MongoDB的内部构造《MongoDB The Definitive Guide》...
    中v中阅读 32,125评论 2 89
  • 我是一只普通的兔子。 平凡的我和其他动物一样,成为了一名公司职员,可相信大家都清楚,最底层的员工最不好干,钱少,活...
    神转折说阅读 2,586评论 0 1
  • 想要结婚,先搞定婆婆再说。 01 欢乐颂看到现在,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婆婆,如何处理好婆媳之间的关系,一直以...
    淑新香秀阅读 5,668评论 6 15
  •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化解社会主要矛盾,让人...
    沙澧晨风阅读 3,134评论 0 0
  • 今天我们来仿造一下PPT图表,看看如何做一个高大上的PPT 一、第一个图表 这个图表看起来不错,简单明了。接下来我...
    迷途老鹰阅读 3,663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