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不二参 另眼看虚无主义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东西方的虚无主义

一,虚无主义之特征。虚无思想,古希腊智者就有。近代起于笛卡尔怀疑一切与休莫怀疑论。西方从妥斯绥也夫斯基到尼采。现代西哲总的特趋势,去中心化,去本质化,去本体化,去魅。简言之,虚无主义之特征,否认上帝,否认物质,否认灵魂不死,否认自由意志。

二,为何会有虚无主义之大发展。解放思想,解放人性,防止凭理性设计社会、规则个人的悲具。

二,中国虚无主义之起因及发展

孔子道德说教之弊端,造成人心的痛苦,社会的封闭,思想的禁锢。

墨子认识论之局限性,造成知识绝对化。兼爱非乐之说,使墨者人生荒芜,毫无乐趣。

儒墨学说均讲统治之术,求统一,道家不支持,欲保持列国分立之局面。儒法胜出,秦一统天下。根源在唯名论哲学与唯实论、经验主义与唯理论之争,即名实论。

三,中国虚无主义之发展

从墨子开始怀疑孔子理念论,走向经验主义。

公孙龙怀疑概念、共相之真实性。提出白马非马论。提出感性之不可靠性,有离坚白论,而他的藏三论,实质是不可知论。

老子开唯物思想之端,彻底否认了上帝。田骈从唯物主义角度,否定了灵魂与人有自由意志的俗见。

四,庄子吸取前辈思想,集虚无主义之大成。提出四无思想。

无己,无灵魂,无本质。

无功,无自由意志,道德不可能。

无物,客观物质与本体不存在。

无名,否认真理,否认思维可以把握存在。

五,庄子思想之意义。反孔墨,反道德,反教条,重估一切价值,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与逍遥。重个性,重自由,摆脱束缚。

六,庄子道与老子道的区别。

庄子道非实体,老子反之。庄之道同与海格尔之存在。最终目的是在存在中安身立命。

七,佛教之虚无主义。四谛、五蕴、六门,均为彻底之经验主义,导向虚无主义,与休莫论证类同。

八,哲学起于怀疑,由经验主义之彻底化,最终走向虚无。虚无主义才是大道,引向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民主与繁荣。反之则为神权政治、独裁压迫,学术上则为独断僵化垄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见此链接 虚无主义 作为哲学意义认为世界,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与其说它...
    子寤阅读 1,602评论 1 5
  • 一直以来,我做事情好像都没啥目的性,有很多人说我这个没有工作学习上的野心,我笑了,好像是的。 其实我不太喜欢“野心...
    无心悠悠然阅读 650评论 1 5
  • 有时候你说着讨厌的人也没觉得你很讨厌啊 有时候你说着喜欢的人也没感觉你心里有他 讨厌就表现出讨厌的样子来啊 喜欢就...
    大大大大大脸阅读 145评论 0 1
  • “年轻真好,还可以失恋。”那个能做出美味寿司的日本老人坐在咖啡店临窗的座位上,坐在他对面的旅店老板娘喃喃地说。 窗...
    泡沫菇凉阅读 1,896评论 20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