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二宝预产期还有一周,休假等待中~这几天冷风冷雨的,宅在家里听课看书,整理了《关键期关键帮助》这本书0-2岁的部分。
大宝时迷茫焦虑只凭直觉走了不少弯路,但也感谢大宝让我走上学习成长之路。这一次,我们可以从容的从头开始!
第一次做思维导图,对理清思路很有帮助:
总的来说,从出生开始到一两岁是孩子构建安全感的关键时期,有了安全感,孩子才会向外探索。从探索物质开始探索环境,从而发展自我。期间经历口、手、腿三个敏感期及视觉和语言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管这个时期叫作儿童的感知运动时期,孩子通过运动和感知来了解世界,也就是用肢体来“思考”问题。
一、安全感建立
胎儿期在子宫里是温暖安全的,出生后来到一个无边无际的陌生空间,感到恐惧和不安,需要先建立安全标志,得到安全保证。
1.首先从妈妈开始,在妈妈的怀抱中建立安全感。特别是出生后的6-8周里,也称作“体外孕期”,孩子需要待在妈妈的怀里。这时妈妈的情绪很重要,如果妈妈是低落忧伤焦虑的,就不能给孩子建立积极的情绪和安全感,反而给孩子的是不良情绪和不安全感的基础。
2.在大脑中铭刻周围环境,从固定的环境模式中获得安全感。从3、4个月到2岁半左右会出现“秩序敏感现象”,要求环境和物品精确有序,如果发生改变会感到痛苦和焦虑。所以这个时期最好不要频繁更换生活环境,尊重和理解孩子对秩序的要求。
3.孩子将环境中的各种物体联系成相关的整体,就像在子宫里一样,才会有安全感。有了这个稳定的基础,才能逐渐形成对物体的深入感知,积累越来越多的经验。
二、孩子的探索兴趣从物质开始
大部分孩子在0-2岁时,对身边的事物比对人更感兴趣,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对物质感兴趣,女孩似乎更容易对人感兴趣。
幼小的孩子对人和环境微妙的变化比较敏感,但他们的经验还不足以让他们理解这种变化,所以在儿童早期,引领他们探索物质比探索人更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如果不让孩子独处,不提供物品刺激,只由家长哄着抱着,孩子会沉迷于对人身体的迷恋,没有行动的欲望,对孩子的探索发展不利。
所以家长需要提供适合的环境和材料供孩子探索,尊重孩子探索的需求:
⑴不希望孩子碰的物品(包括危险的物品)收好藏好,不要让孩子注意到。
⑵通过行为展示(做给孩子看)和建设性的行为(提前定好探索范围、提供探索材料)给孩子建立原则,养成习惯;而不是通过讲道理让孩子恐惧来制止孩子的探索行为,这样做会导致两种后果:孩子不断放弃自己的行为和主见,变得胆小甚微;或为了摆脱成人控制,多动而不能坚持。
三、三个敏感期及视觉、语言发展
1、口的敏感期
⑴吃奶。孩子一出生就会主动寻乳,吃奶可以让孩子获得食物和获得安抚。不要按点喂奶,也不要一哭闹就用吃奶安抚,而是孩子需要食物时才喂奶,甚至稍微延迟一点满足,可以让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对需求的感知,以免扼杀孩子需要努力奋斗的天然机制。
⑵吃手。孩子吃手的时候,大脑会统合来自口和手的信息,发展大脑的神经元链接,还会带来精神的愉悦,为手抓物品提供前提条件。所以家长要:
①不阻止不干涉;
②如果孩子不会吃手,帮助他发现自己的手指;
③孩子会吃手后马上把物品介绍给孩子啃,可避免吃手习惯。
⑶啃物品。眼睛看到,嘴巴啃到,再加上用手触摸,可以让孩子习得跨通道认知。用嘴巴探索物品是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家长需要:
①给孩子提供物品不要超过三个,让他不知道选哪个好,不能持久对一个物品进行探索。
②理解孩子对新事物的探索。婴儿喜新厌旧,对物品很快会“视而不见”习惯化。
③习惯化之前避免不断更换物品,繁杂的刺激会让孩子紧张、焦虑、容易疲劳。
④物品洗干净就好,不用过度消毒,孩子需要增加抵抗力。
2、手的敏感期
口的敏感期需要手的配合,在不断使用手的过程中,孩子发现了自己的手。大概9个月开始,神经的成熟从头部转移到手,孩子的注意力和感觉中心也从口转移到手,急切要用手感知事物,看到什么抓什么。这时家长需要:
①给孩子提供安全的物品让其探索。
②物品最好是可以无限变化形状的。孩子最喜欢黏糊糊的材料,比如泥巴、生鸡蛋、面粉、香蕉等。
③通过自己使用物品展示给孩子看,让他自然模仿,而不要刻意去教他。
④当孩子探索时不要干涉打扰,也不要夸奖,让孩子感受自己的工作。
3、腿的敏感期
孩子学会走路开始进入腿的敏感期,哪里不平走哪里,哪里脏乱走哪里,通过不断走路发展能力,建立自己的存在感。这时家长可以:
①给孩子提供可供脚进行探索的环境和材料,比如让他在不同质地的地面上走,或在不同质地的材料上踩。
②当孩子行走时,跟随他,让他自由探索。
③不要穿有响声的鞋。
4、视觉的发展
2个多月,孩子的目光开始追随物品,说明大脑已经对物品留有印象。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视觉的训练:
①让孩子看可以缓慢移动的物品,如转转乐。
②带有轻微声响的物品孩子更感兴趣。
③颜色不要过于纷杂、强烈,会让孩子不舒服,提供两三种颜色即可。
5、语言的发展
孩子在探索世界的同时发展语言,让孩子在与情感相融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学习语言会发展更好,这时要避免:
①过早引向阅读,与现实生活割裂。当与现实互动不够,读书看电视等间接经验过多,会出现“精神漂移”,在现实生活中容易走神。
②处于多语言环境或频繁更换语言环境,会出现推迟语言表达。
补充:
找到真爱的感觉
孩子需要获得家长实实在在、恰到好处的爱,在吃饱喝足并有了足够的爱之后,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让自己获得发展。
如果能够获得发展,孩子就会身心健康;如果发展被阻碍,孩子会出现情绪问题——有的孩子会大发雷霆、脾气暴躁,这说明孩子还在争取发展机会;而有的孩子会变得麻木不仁,对一切视而不见,意味着孩子已经放弃了发展,将来可能连情绪都没有了,成为一个既没有好智商也没有好情商的人。
虽然很多家长都知道要爱孩子,但有些家长却做不到,这可能是由于家长生活中的不愉快造成了家长心里非常不愉快,却又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导致很难给到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还有可能是家长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容易被周围环境影响,或情商比较低,对孩子忽冷忽热。这些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也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紊乱。
所以如果家长觉察到自己的问题,要想办法寻求专业帮助,先帮助自己修复,自我成长,才能更好的爱孩子,帮助孩子成长。
后记:
作者这段话说得很在理,如果我们能越早意识到,就越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