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无处不米线

作者:果先生,上海财经大学MBA,人力资源工作者。记录职场,分享旅程,捕捉烟火。

要说这大好的七彩云南,最boring的地方应该就是昆明了,因为没有惊人的山水,也没啥动人的故事,基本上都是把这里作为中转站过度而已。但据说昆明的风水是全国第三好的城市,呈龟的形状,所以能人辈出、财源滚滚。

俗话说春城无处不飞花,鲜花在这里已经成为了这个城市的名片,而这个城市的另一张名片应该就是非米线莫属了。昆明人对于米线的热爱,不次于西安人的面、长沙和桂林人的粉,可以变换各种花样,丰俭由人,百吃不厌。甚至民间有歌谣传颂:看不见的战线,打不尽的毛线,吃不完的米线。

昆明人的一天,通常都是由一份小锅米线开始的。看似最简单的出品,却各家有各家的秘方。端上来普普通通,泛着红油,有一点的肉哨,几棵小青菜和酸菜,吃上一口,酸辣味直冲天灵盖,这只怕也是作为早餐最大的卖点吧,无论是宿醉还是昏沉,即刻清醒了。

全国各地都有米线或者米粉,我觉得作为手工米线,口感应该是柔软顺滑,弹而不韧,淡淡的米香,最怕就是吃到那种韧的橡皮筋般的口感,为了追求Q弹不知道里边都加了什么。

要说这小锅米线的讲究,那可不是一点半点。米线是经过发酵的大米磨浆做出来的,煮的时候必定得用铜锅,上炭火煮,汤底是选用猪大骨熬出来的高汤,肉哨得是肥瘦参半的鲜猪腿肉,青菜用豌豆苗儿最佳,红油和酸菜也得是自家秘制的,煮的时候加臭豆腐,撒上嫩韭菜段,增鲜提味儿!最后加一点葱花儿,不加香菜。工序和手法差了一点,嘴刁的当地人都能体会出其中的差别。

米线的吃法数以百计,要说最广为人知的肯定是过桥米线,虽然平时吃过很多次了,但一场来到,找了号称本地过桥米线排行榜第一的娘子情。

要说近些年过桥米线的发展,是越来越浮夸,越来越形式大于内容,各种鲍鱼、海参、三文鱼、野山菌、肥牛、鲜花瓣什么都往里加,但要说这过桥米线好不好,关键还是在这鸡汤底,是不是花心思、费时间熬出来的,喝一口就知道了。鸡汤不能太油也不能没有油,不能太稠也不能太寡,鲜味必须要足但不能过,否则就是加了什么人工增鲜剂。

米粉也是一样的,弹滑爽顺,不能韧不能烂。

至于菜码,我选择的是他家的招牌鲜花松茸,看起来很多名贵料,噱头的成分居多。

大汗淋漓地吃完,最后来一碗当地人最爱的木瓜水也是完美配搭。其实木瓜水里边是没有木瓜的,只是用的木瓜籽又洗又揉做出来的冰粉而已,酸甜适口,去油解辣。

昆明号称四季如春,此时的温度不太高,但日照很强。饭后喝喝茶避避暑是上佳的选择,普洱茶和鲜花饼更搭哦!

最后,还是要为昆明说几句好话,当你去过了大理、丽江、泸沽湖、香格里拉之后,还是可以在昆明落脚修整一下,吃几碗米线,放下破事,上来喝茶,日子也是挺好过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