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哲学家说。
怎麼会这样?怎麼会有人想被别人讨厌?想得到真正的自由,又为什麼非得被别人讨厌不可呢?
这个世界,究竟是单纯,还是复杂?人,到底能不能得到幸福?……
问题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样子,而在於“你”是什麼样子。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被很多心理学专业人士推荐过。最先吸引我的是对书名的好奇,一个人,真的可以从不怕被讨厌获得自由和幸福吗?
然而认真读过,我发现,这本书不是简单的阿德勒心理学的解读,或者更像是一本关于人性和自由的哲学书。有不少观点乍一看觉得不可思议,就和这个标题一样:我们社会里充斥着教你如何讨好他人的技巧,谁敢自然地宣称不怕被讨厌呢?如果有人告诉你,“世界及其简单,谁都可以改变”,“根本就没有心理创伤这件事”,“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所谓的自由,就是被人讨厌”……你会不会和我一样,很想看看书里是如何论证的。
于是就有这样一位青年,带着满满的疑惑走进了哲人的屋子,试图批驳他的观点。五个夜晚,五个话题,五次层层深入的对话,构成了这本独特的书。
先了解一下作者的背景。本书是日本哲学家岸见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贺史健合作完成。岸见一郎1956年生于京都,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系博士课程满期退学。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专业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主要活动领域是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心理学及古代哲学的执笔与演讲,同时还在精神科医院为许多青年做心理辅导。
古贺史健1973年出生,以对话创作(问答体裁)见长。近30岁的时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学,并被其颠覆常识的思想所震撼。之后,连续数年拜访京都的岸见一郎并向其请教阿德勒心理学的本质。本书中他以希腊哲学的古典手法“对话篇”进行内容呈现。
你也可以把这本书里青年和哲人的对话,看做是古贺史健向岸见一郎请教学习并且领悟的过程。擅长对话体的古贺把这一过程写的引人入胜,把一个个关键话题剥丝剖茧,层层深入,让人读来毫不费力又深受启发,真可说是对经典学术的又一创新阐述。这种创作的手法,很像《相约星期二》《裴多》(柏拉图对话录)等书。只是本书通篇的对话,没有太多引经据典,不讲深奥的学术观点、历史沿袭、理论论证,更多是对具体事例具体个体的情绪认知的分析,随着青年的举例、反驳、被说服,读者也逐步深入地了解到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更容易把这种学说应用到个人生活中,获得追求幸福的勇气和信心。
这是一本值得精读的书,在不长的时间里,我反复读了好几遍。这一次,我决定首次尝试逐章写出读书笔记,把我自己的感悟记下来。这里是第一篇。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本书的第一章,在介绍了阿德勒其人以及他的个体心理学之后,对话就从人能不能改变开始讲起。人究竟能否改变?青年的话说出了大部分人的想法:这么多人期待改变,恰恰是因为我们无法改变。秉性脾气很难改变,更别提自小成长的环境和思维定式的影响了。否则为什么大多数人总是在同样的问题里转圈,明知不好还是改变不了呢?
哲人则指出了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人可以改变,人人都能幸福。
1. 你是基于原因论还是基于目的论来解释现在的行为?真的没有心理创伤这件事吗?
人的过去是否能决定现在以至于未来?这关系到你在内心深处是否真正接受人可以改变这件事。
弗洛依德的学说认为,我们所有的现在都是由过去决定的。你的情绪你的行为习惯,都可以从过去找到原因。他认为心理创伤是引发现在不幸的罪魁祸首。这可以被称之为原因论。
说起来,我们对这种学说都不陌生。经常看到有人用童年的伤害、心理上遭受的挫折来解释成人后的抑郁、易怒,心理层面发生的问题。
“我成了现在这个样子,都是因为从前我受到的伤害……”“要是我当年能受到父母的鼓励而不是打击,就不会自暴自弃不上学,现在连工作都找不到……”“要不是我父母离婚,让我受到很大伤害,现在也不会一直都不相信爱情,自己的家庭也不幸福……”
这样的论调,是不是很熟悉?
对,多数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对自己说的。我们认为是过去造就了现在的我,而过去已无法改变,所以现在的我还是这样,从根本上逃脱不了自己的命运。
而阿德勒坚决否定了这样的观点,他坚持认为,现在的行为是由我们的目的决定的。这听上去让人费解。也就是说,我们能从自己的行为里找到目的,是所抱持的目的决定我们如何生活。这和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恰恰相反。
孤僻自闭的青年所遭受的对外出的恐惧是真实的,但这种行为是因为有着寻求父母更多关注的目的。我们常把愤怒当做不可控制的情绪,但其实只是我们想迅速让他人屈服的手段。
在阿德勒看来,根本没有所谓的心理创伤,过去的经历只是一种客观发生的事实。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自己经历的意义。
也就是说,过去本身并不能决定现在,是我们如何看待过去,决定了我们的现在。是不是觉得有点绕?换句话说,决定我们是快乐还是不幸的,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我们自己如何诠释。
细想一下,有多少人会区分过去发生的客观事实和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呢?个子矮只是一种客观事实,觉得个子矮是一种劣势,因而自卑的情绪才是使我们不喜欢自己的根本。
阿德勒说,人不受感情支配,也不受过去支配。若是相信过去决定现在,而过去已经无法改变,那岂不是活在今天的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现在的问题?
但是看到这里,若是以为你就此可以改变,还是太早了。
2. 你为什么想成为别人?我们能否选择自己的生活?
你大概有过这样的想法,要是我能像某某那样善于交际、讨人喜欢就好了,要是我也能做到他们那样出口成章下笔千言就好了,要是我能像谁谁有那么大的眼睛就好了……
好像每个人都想过成为别人,偶尔想想也就罢了,若是总如此,总在羡慕嫉妒恨中挣扎,恐怕就真的需要找找自己内心的原因了。
是什么让你这么不喜欢自己?你想变成别人是觉得那样能让你幸福吗?还是仅仅想到永远也不会变成别人成了你逃避的借口?
书里的哲人说,你现在无法体会到幸福,是因为你不会爱自己。
哲人用了一个词:悦纳自己。很有意思的词。悦纳,是愉快地接受自己吗?这表达带着内心的主观色彩,不是简单的接纳,而是要主观上赞同、愉悦地与自己相处。
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已经被给予的东西。
你已经成为今天的样子,无论个子高矮,美貌或是丑陋,在幸福或者不幸的家庭里长大,都没关系,你仍然可以选择如何看待生活,抱持什么样的价值观,悲观还是乐观,你遭受的挫折是对你永远的伤害还是赋予了你前进的力量。
正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还是不幸,其实都是你的选择。表面上看,很多时候,不过是因为你选择了对你而言最有好处的方式。譬如抱怨说没有好的家庭环境,那么你就不必为你今天的无法成功负责,因为那都是环境的问题啊。
3. 是“不改变”的决心在左右着我们的行为,沿袭了一贯的模式?
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有几个这样的人吧,对自己很不满意,总是下决心要改变。比如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多读几本书,不要总是对孩子发火,不要总是陷入易怒的情绪……
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改变了呢?
你相信吗,其实不能改变的根本在于,你下定了“不改变”的决心。
别急着反驳,表面上看你很努力地制定计划,参与各种打卡活动,当然很想改变自己。但为什么最后总是失败?在内心里,你选择了“不改变”,因为这是让你最习惯、最舒适的方式。你清楚地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别人怎样反应,自己如何应对。而改变,意味着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你不确知会遇上什么样的困难,不知道你的朋友家人会如何反应,这让你不知所措。
大脑有着自动的防御机制,早已替你下了“不改变”的决心。不知不觉中,你就退回了安全的区域。那些决心很多不过是说说而已。
世界上并没有纯粹的善和纯粹的恶。每个人做出一种行为都是从有利于自己出发,没有人会做对自己完全没有好处的事情,”恶“的行为不过是人选择了自己认为有利的做法。你不愿意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不愿意改变你的世界观,是因为这样更省事,更容易应对。
换句话说,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你的生活方式。现在的不幸都是自己的选择。这听上去有些刺耳,谁不愿意幸福生活呢?最初的选择或许是无意识的,而一旦习惯,不做改变大概更为轻松,潜意识不断下着“不改变”的决心,让你依然坚持着旧有的看法,坚持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又怎么能真正去改变?
如果我们接受性格禀赋不过是一种价值观,是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就能接受我们可以改变这种生活方式,重新选择人生状态。区别就在于,你是否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你是否有勇气去接受改变?
所以阿德勒心理学又被称为个体心理学,也被称为勇气心理学,它的真谛就是理解人性的真理和目标。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