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因为消费纠纷,第一次拨打12315投诉电话。打完之后还是不放心,不知道有没有用。于是又登陆了“北京法院诉讼服务”,研究了一会儿线上诉讼流程,看了一会儿繁琐的流程。算了,还是等投诉电话的反馈把。
要说这次纠纷,还得说回22年的8月份,某网校课程销售通过微信联系到我:“看您21年已经通过了中级经济师考试,还考虑考高级经济师吗,我们有“服务包”包含很多内容,有考试课程、教材、论文辅导等。”
“课程有效期多长时间?” 我有点好奇,反正问一问也不花钱。
对方发来一张课程介绍海报,两年有效期。但当说到价格的时候,我就没再回复了,总共费用加起来16800。
经济师证书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没有也不会有任何损失,何必花这么多钱。
第二天,销售看我没回信息,发消息过来主动降价14800。 我还是没理他。
过了两天又降了一次价格,我有点心动了,试探着问:“可不可以再便宜点?” 对方说有个活动已经过期了,看还能不能申请下来:“如果申请下来你一定要报名哦。” 我说:“好的。” 这也许就是销售套路吧。最后对方说好不容易跟领导申请到一个“底价”,大概一万块钱。
可是高级经济师需要中级通过之后5年才能报考,也就是到26年,课程怎么办?对方说:“我先帮你冻结,到25年的时候直接打客服电话就可以开通,另外我也不打算离职,您随时可以找我。”
好吧,成交。
一晃到了25年,上周突然接到网校课程顾问电话:“同学,我看你准备考高经,我们有基础班和加强班,服务不一样价格也不同,我看你报的是基础班,要不要升级成加强班。”
这时突然想到,当时报名服务包的时候是包含了课程的。于是说:“稍等,你先把课程介绍发过来我看一下。”
回到家拿出使用过的旧手机,充上电,登录微信翻看当时的聊天记录。还好,销售推销给我的服务中包含的确实是“加强班”,不用花钱升级。
微信登录回新手机,把聊天记录截屏发给课程顾问。过了一会儿顾问说,如果包含的话就找客服开通就好了。
马上打客服电话,对方说:“查了一下记录,你的账户里冻结的确实是一门基础课程,如果你有之前聊天记录的话可以通过邮件发过来,我来处理一下。”
感到这件事开始麻烦起来,不过好在有“证据”,不然真说不清楚。
过了一会儿,客服回电:“看了一下,确实销售确实给你介绍的是加强班,不过你账户里面的基础课程已经改不了了,要不再送你一年重修怎么样。”
怎么这样啊,有“证据”都不管用了,瞬间感到一股气冲到天灵盖,有种想说脏话的冲动。平复一下心情:“你看我也是老学员了,不能升级一下课程吗,你们也没什么成本。”
“我这边没办法了,系统已经改不了了。”客服用一种斩钉截铁的口气说。
挂掉电话,微信发给之前卖我课的销售,对方回复:“不好意思,之前的销售离职了,我是后来接替他工作的。不过我看了你的聊天记录,确实是加强班。这事我没有办法,你只能跟客服去闹,或者花钱升级课程。”
每个人一句没办法就把我推开了,当初花了一万块钱只开通了几节录播课,这还有王法吗!
于是有了开头拨打12315投诉电话的场景。两天过去了。
好在今天上午对方打来电话,愿意给我开通强化班课程,并要和我签署一份和解协议。
学过法律基础的知道,销售推销时,即便是口头承诺都是有法律效应的。如果没有纸面文件记录,电子聊天记录或者通话录音都是很好的证据。
消费者要保留这些证据,保护自己。如果没有证据,很难想象这些课程还能不能要回来。
想到了一句话:未来会更好,但不会自动变好。自己的权益还需要自己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