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阅读”概述
在这个阶段,你需要仔细通读全书,了解全书结构和概要,并对作者的观点作出评价。这一阶段的阅读是为了获得启示,无论花多少时间也要努力把书读透。进行分析阅读时要思考以下四个重要问题:
1. “整本书主要讲什么?”
提出这个关键问题是进行分析阅读的第一步。弄清楚作者的主要观点和行文思路。
先进行检视阅读。通过标题、序言和目录来判断书的类型。先要判断这本书是小说还是知识类图书。如果是后者,那么它是关于历史、科学、生物还是其他内容?这本书是理论型还是实践型?理论型书籍旨在传达知识,而实践型书籍则告诉你如何运用这些知识。
然后用你的“透视眼”来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也就是贯穿全书的脉络。你应该能用几段话来概括全书要点。列出每个章节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弄清各个章节如何为整本书服务。
最后要预测作者的意图。看看你能否概括作者想要回答或解决的问题。要判断这些问题究竟是诸如“为什么存在X?”的理论型问题,还是诸如“那一个是最佳方案?”的实践型问题。
2. “这本书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分析阅读的第二部需要读者通过研究以下修辞结构单元来探寻这本书具体讲了什么,并了解书中的观点、主张和论据。
“术语”——找出书中最重要的词语。弄清作者如何运用和定义这些词语。理解作者所运用的语言,并思考“语言背后的深意”。同一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和在书中的含义会不一样。例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提到的关键词有“多样(variety)”、“选择(selection)”和“适应(adaption)”等。你要弄清达尔文赋予这些日常词汇的科学意义。好书往往意境深远,而善于分析的读者应运用理性思维和想象力来弄清作者意图。
“论点”——接下来,找出书中最关键的句子。这些句子很可能包含作者的论点,也就是作者眼中最有意义的观点。在此之前,你已经推测出作者想要回答的问题。试着用找到的论点来回答这些问题。作者会用证据和实例来证明这些论点。要找到书中的关键句,不妨找找那些深奥的句子。你难以理解的概念和观点往往就是作者笔下的重点。另外,论点通常会包含关键词,也就是之前你已经找出的那些术语。当你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作者的论点,并能举出例子的时候,就说明你已经理解了那个论点。
“论据”——论据包含一系列论点。作者可能用一个复杂句或几段话来说明论据。如果论据是分散在全书的多个地方,读者就要找出这些地方,并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当你找到构成论据的论点时,要在页边空白处做个记号。回顾各个论点。你理解了整个论据之后才能复述大意。
3. “这本书说得对吗,全对还是部分对?”
进行修辞分析之后,你要弄清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悬而未决。接下来要质疑书中观点,对所读内容作出评价。提出第三个重要问题,“这是真的吗?”
4. “这本书有什么意义?”
这本书有什么意义?书中论点有什么深意?当你觉得自己读懂了这本书后,从以下这些“批评立场”中选择一种来回答第三和第四个问题:
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你同意书中的论据,那么分析阅读到此结束。
你不同意——这时候,你可以批判作者的结论。要做到有理有据,不要瞎吵嚷。要认清你对这个议题所持态度,你才能用理智而非情感来进行论述。要弄清并表明你的论点,否则你可能会怀挟偏见而无法做出公允评判。最后,要认真了解作者的观点才能做到不偏不倚。
你保留意见——弃权也是一种批评行为。弃权行为说明这本书的内容不足以让你作出判断。
(注:分析阅读我最喜欢的阅读方式之一,摘抄整理自《如何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