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轮训是加强党员教育、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举措。为适应新时代党员教育的新要求,各地党组织积极探索创新党员冬季轮训方式,不断提升轮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模式,线上平台的深度利用,打造专属的党员冬季轮训线上学习平台,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例如,将党的理论知识讲解视频、先进党员事迹纪录片、在线党课等内容分类上传至平台。党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学习需求,随时随地登录平台进行学习。同时,平台设置在线测试、学习打卡等功能,以督促党员积极参与学习并检验学习成果。利用直播平台开展线上集中授课。邀请党校专家、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进行直播授课,党员可以在直播过程中通过弹幕、留言等方式与讲师互动,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这种方式不仅打破了地域限制,还能让更多的党员同时参与到高质量的培训中来。线下集中学习的优化,在传统的线下集中学习中,改变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增强党员的参与度。例如,在学习党的政策法规时,通过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让党员们分组讨论应对措施,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最后由讲师总结点评。组织党员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通过实地参观,党员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党的历史、革命精神和廉政文化,增强党性修养。同时,在参观过程中安排专门的讲解员进行详细讲解,并组织党员进行现场讨论和心得分享。
二、个性化的轮训课程设置,分层分类培训,根据党员的不同职务、年龄、党龄等进行分层分类培训。对于年轻党员,重点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新媒体党建等方面的培训,以提升他们在新时代运用新手段开展党建工作的能力。对于老党员,则侧重于党的历史、优良传统等方面的深入学习,发挥他们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员,加强党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等方面的培训。针对不同行业的党员设置特色课程。如对于农村党员,开设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解读等课程;对于企业党员,设置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企业社会责任等课程;对于机关党员,重点培训服务意识、政务创新等内容。党员自主选课,建立党员轮训课程库,将各类课程信息详细列出,包括课程内容、讲师简介、学习时长等。党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规定的学分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这种方式尊重了党员的个体差异,提高了党员参与轮训的积极性。
三、强化轮训效果的评估与反馈,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建立知识考核、实践考核和党性修养考核相结合的评估体系。知识考核通过线上测试、线下闭卷考试等方式,检验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考核则关注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党的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如在农村党员中考核其在脱贫攻坚、农村环境整治等工作中的表现。党性修养考核通过党员在轮训期间的参与度、与他人的协作能力、对党的忠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引入群众评价机制,邀请党员所在单位的群众对党员在轮训后的表现进行评价。群众可以从党员的服务意识、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打分和评价,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党员轮训的效果。及时的反馈与改进,党组织根据党员的反馈,及时调整轮训方案,改进不足之处,以确保轮训工作不断优化,更好地满足党员的教育需求。通过这些创新的党员冬季轮训方式,各地党组织将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党性修养,为推动党的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