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倒计时第四天

1.上午聆听了龚娜老师的《始于长江 终于长江 一份专属语文的浪漫——2025年安徽中考语文试题解析》讲座,感触颇多。用心做教育,生活更精彩!

2.下午3点的党员学习大会与语文组培训学习冲突,主讲老师也要参加党员学习,所以讲座取消,要求每人交一篇读后感。在党员学习的过程中,我边听边构思读后感。回想假期里阅读的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时间管理》这本书,就写它吧!

时间的沙漏:从《时间管理》中领悟的教育智慧

《时间管理》这本书,我买了很久了,一直没有阅读,我本以为这本书讲的一定是一系列冷冰冰的时间分配技巧和效率提升法则。深入阅读后,我才发现这本书远不止于此——它更是一面映照生命质量的镜子,一场关于如何有意义度过有限生命的哲学思考。

作为中学教师,我常年身处时间管理的前线战场。每天面对备课、授课、批改作业、与学生谈心、与家长沟通的多重任务,时间常常被切割成碎片。而我的学生们更是如此,他们在各科作业、课外活动、社交娱乐和家庭期望间疲于奔命。《时间管理》中提出的“时间不是用来填满的,而是用来投资的”这一观点,如一道闪电照亮了我对时间认知的盲区。

书中让我最为触动的不是那些具体的时间管理技巧——番茄工作法、四象限法则或GTD系统,而是它从根本上重构了人与时间的关系。时间不再是需要“对抗”的敌人,而是可以“对话”的伙伴。这种观念的转变对我这样的教育工作者尤为重要。当我们不再将时间视为压迫性的存在,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建立与时间的健康关系。

开学后我将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尝试应用书中的理念。我一定不再简单要求学生“抓紧时间”,而是帮助他们区分“紧急”与“重要”的任务;我将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时长,而是引导他们反思时间的投入产出比。我将设计一系列时间管理工作坊,让学生们绘制自己的时间地图,分析自己的时间投资回报率。让学生意识到:省时不是目的,通过优化时间使用来实现更有价值的生活才是关键。

《时间管理》中最精辟的论述之一是:“我们管理时间不是为了做更多的事,而是为了做更重要的事。”这句话彻底改变了我布置作业的方式,我将不再追求作业的数量,而是精心设计那些能够触发深度思考、具有迁移价值的“高回报”任务。我想当学生意识到某项任务对自己成长的真实价值时,他们一定会更主动地投入时间,而不是被动地消磨时间。

阅读这本书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使命。作为教师,我们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也许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一套能够陪伴他们一生的思维工具和行为习惯。时间管理能力正是这样的核心素养之一——它不仅是学习技巧,更是一种生命态度,决定着一个人将如何塑造自己的未来。

合上书本时,我意识到时间管理本质上是一场与自我对话的修行。它要求我们不断追问:什么对我是真正重要的?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希望留下怎样的生命痕迹?作为教师,我有责任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帮助他们成为自己时间的主人,而非奴隶。

时间的沙漏不停流转,但通过智慧的管理,我们可以让每一粒沙都闪烁着意义的光芒。这就是《时间管理》给予我的最宝贵启示——当我们学会尊重时间,时间终将回赠我们以丰盛的生命。

3.晚上,同事约一起吃饭,我同意了,想放松一下!我本不想去,因为晚上七点朗诵课程的加餐课,还是昨晚的讲师,因为昨晚的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分享专业的配音设备,鼓动人购买,我很烦!助教给我发了无数条信息。我告诉她我不需要不买,她全当看不见,还是继续发优惠链接,搞得我很心烦!连带着今晚讲师的课我也不想听了!这让我想到了孩子们的学习,因为不喜欢任课老师而讨厌这门课!我得努力成为让孩子们喜欢的老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