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thes make the man. 无论你承不承认,人靠衣装马靠鞍,在中外都有一句类似的谚语。
人类的劣根性决定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否则,哪里会有什么一见钟情亦或一见如故呢?
中国文化中对于才华的审核总是愿意与外表相剥离。在我们的思维定义中,科学家一定是不修边幅,纨绔子弟必然是衣着光鲜。
最近对于欧美流行肤色的阅读,让我对这种剥离产生了一定的怀疑。
当下的西方白人,以拥有古铜色的肌肤为美。但是在维多利亚时代,流行的肤色是苍白色,以至于有些女性为了拥有苍白的肌肤,宁愿去感染肺结核。
原来,白种人要晒出古铜色的肌肤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一般而言,拥有一身均匀的古铜色肌肤,则说明你拥有较多的时间来度假,有钱有闲。而在维多利亚时代,大多数的人需要从事户外生产活动,因此底层人民的肤色都是古铜色的,反而拥有苍白色肌肤的人,往往是一些上层贵族。
你看,肌肤的颜色这么一个特征点,就可以将社会的阶层做一个粗略的划分,不一定非常精准但是确很高效。
下次去见陌生人时,记得收拾一下。因为有时候外表的问题,归根到底其实是一个社会经济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