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去山里走走的。人若在一个地方困得久了,连目光都会变得乏味。我偏爱莫干山,年年都去,年年都碰些旧的记忆,也创造一些新的回忆。
之前去的那几家老店还在,庾村的手工店还是那老样子,增增减减一些器皿,咖啡店的装潢也还没变,原来吃过的小餐馆还在,但是法国山居换里新名字,在庾村的店也重新布局换了装修,但还是美得恰到好处。今年山道上突然冒出个商圈,新添加了一些品牌,店铺的玻璃幕墙亮得晃眼,美术馆的白墙衬着竹海,新开的咖啡店像是韩国的济州岛风格……这些精致的造物莽撞地撞进山野,添加了新的血液,好看,丰富,但有时也略显多余。
山倒是没变。盛夏时节,风从竹梢掠下来,带着露水的清冽。风从谷间飘来,带着植物的味道,溪水在石头上刷刷的冲浪。傍晚最好,夕阳时分的仲夏傍晚是蜻蜓在低飞,白鸽子掠过蓝调时刻的天空,是酒吧的吉他声混着歌手的吟唱,熟悉的陌生,陌生的熟悉。
喜欢住在山里的日子,忽然就慢了下来。晨起看雾,暮归听蝉,散步时衣角沾满草籽。我还偷偷跑到竹林去采摘野树莓(俗称梦子)。山风吹着比空调舒服,山景看着比电脑屏幕养眼,流水鸟吗蝉叫又比催眠曲好入眠,据说是因为这种自然毫无章法的音频频率更容易让大脑松弛下来。这些琐碎的欢喜,竟比城里的珍馐更养人。
原来所谓富足,不过是与草木共呼吸。瓦檐下的雨滴,早餐的粗粮米饭,醒来时候的新鲜空气——生活本该这般,不疾不徐地,把快过成慢点日常,点点滴滴,滴滴点点,琐碎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