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春意正浓。柳絮纷飞,桃花盛开,街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城中最繁华的花楼“醉月阁”前,车马络绎不绝,公子少爷们纷纷前来,只为了一睹“长安第一花魁”的风采。
这位花魁名唤柳如烟,年方二八,生得倾国倾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琵琶,一曲《霓裳羽衣》能让人如痴如醉。自她登台以来,醉月阁的门槛几乎被踏平,然而,无论多少金银珠宝,柳如烟始终不为所动,只以一曲琵琶答谢众人,便翩然离去。
这一日,醉月阁外,一位身着青衫的书生驻足而立。他名唤李墨白,是进京赶考的举子,路过此地,忽闻阁中传来悠扬的琵琶声,曲调婉转,如泣如诉,引得他不由自主地走进阁中。
阁内,柳如烟正端坐于台上,怀抱琵琶,纤纤玉指轻拨琴弦,曲声如流水般倾泻而出。李墨白站在人群中,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她的身影吸引。她眉目如画,气质清冷,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一曲终了,柳如烟微微颔首,起身离去,只留下一抹淡淡的幽香。
李墨白心中一动,仿佛被什么击中了一般,久久无法回神。当晚,他辗转反侧,脑海中尽是柳如烟的身影。夜深人静时,他悄悄来到醉月阁后院,想要再见她一面。
不料,他刚踏入后院,便被一名丫鬟发现。丫鬟惊呼一声,引来众人围堵。李墨白慌乱间,竟被柳如烟拉进了闺房。她将他藏在床底,待众人离去后,才将他放出。
“公子为何深夜来此?”柳如烟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责备,却又透着一丝关切。
李墨白面红耳赤,低声道:“在下李墨白,今日闻姑娘一曲,心生仰慕,故冒昧前来,望姑娘恕罪。”
柳如烟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柔情:“公子不必自责,如烟也未曾见过如公子这般真诚之人。”
自此,李墨白与柳如烟时常相会,两人情投意合,琴瑟和鸣。李墨白虽是一介书生,却才华横溢,柳如烟虽为花魁,却心地善良。两人在醉月阁的后院中,度过了无数个美好的夜晚。
然而,好景不长。李墨白的考期将至,他不得不与柳如烟分别。临行前,他握着她的手,郑重承诺:“如烟,待我金榜题名,定以十里红妆迎你过门。”
柳如烟含泪点头,目送他离去。自那日起,她变卖所有首饰,散尽家财,只为等待李墨白的归来。
数月后,京城传来喜讯,李墨白高中状元,天子亲自为他赐婚,将九公主许配于他。柳如烟得知消息,心如刀绞,却仍抱着一丝希望,等待他的回信。
然而,她等来的却是一封绝情的信:“半边朱唇万人尝,怎配我这状元郎。十里红妆九族亡,庭前折柳泪百行。愿妾消愁结新欢,莫恨我这负心郎。”
柳如烟读完信,泪如雨下,心如死灰。她独自来到江边,望着滔滔江水,喃喃自语:“十里红妆不负卿,终究是一场空梦。”说罢,纵身一跃,香消玉殒。
李墨白得知柳如烟投江自尽的消息,悔恨交加。他虽贵为状元,却失去了此生最爱之人。他站在江边,望着滚滚江水,心中默念:“如烟,若有来生,我定不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