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电商的成长一路高歌猛进,势不可挡,蚕食了实体店大量的“奶酪”,这其中包咱们的渔具店也未能幸免。
因此,部分渔具店的老板都表现的恐慌、焦虑、甚至愤懑,将失败全部归咎于电商的冲击。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并不能拯救实体店于水深火热之中。只会让实体店更加无视自身的不足。说句不留情的话,实体渔具店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是不应该同情的!因为它自身的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以下几个方面:
相互模仿,同质化严重。模仿能力强、创新力不足是许多钓具店的普遍特征。拿一些三四线城市来说,一条街上往往有几家同品类的店,而且产品、装修都严重同质化,难以勾起消费欲望。客户没有忠诚性、流失严重很正常,因为在顾客看来,这店跟那店没什么区别,都是卖的渔具,我为什么一定要在你这里买?
只考虑自己想卖什么,不考虑顾客想要什么。大部分渔具店店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管谁进店,只想推自己最想卖的产品。一个顾客进店,导购马上跟在顾客屁股后面,推荐这推荐那,当顾客问到所推荐的有什么优点时,得到的答案往往是:热销产品!这种情况下,导购员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忽略顾客的真实需求,这种单向的经营思想,是难走远的。
售前笑脸相迎,售后屁股相对。中国商业诚信缺失已经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北京中关村实体店为什么会没落?最大的冲击无疑是来自电商,但是深挖其根源不难发现,商铺的不讲诚信、蒙骗顾客也是将自己推向深渊的黑手。如果购买的货出了质量问题,不是推三推四,就是无限期地拖延。作为渔具店,更是要重视售后服务问题。
分不清谁是忠诚顾客,一锤子买卖太多。很多渔具店在整个销售过程,根本不知道消费的顾客是谁?消费频率的高低?消费体验的反馈?顾客更青睐哪些产品?也就是说,此单交易结束,这个顾客也就流失了,成了一锤子买卖。这放在以前问题是不大,因为每一家实体渔具店就像路边的“活广告”,老板们无需经营客户数据,靠本身地理优势以及口碑就能吸引客人到店。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仍然按照原有经营模式,只会导致客户被其他商家或电商以各种方式吸引走,最后导致客户流失。
以上是实体渔具店的一些不足,但是渔具店作为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其存在的价值和位置是至关重要无法取代的,面对电商如此严峻的挑战形势,实体店若是想活下去,最好的办法是利用互联网来优化门店,取悦和迎合顾客的需求。比如说好以下几点:
找准自身定位,实体店的购物体验是网购无法取代的。如今的实体钓具店店应更积极地与线上渠道互相结合,加强与客户的联系,满足不同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在经营实体店时,一定要让顾客体会到不一样的购物体验。与此同时,做好线上推广。
提高一体化购物体验,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除了逐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和不同渠道的分销,对于不同的消费者,还要提供更方便的支付、配送和结账方式,实现各渠道一体化无缝连接。销售,售后统一管理。即从销售到库存、利润状况分析管理等专人负责,才能有力的保证经营资讯的及时性和标准性,为科学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
做好与消费者的互动。据调查,约80%的消费者愿意为了个性化互动提供个人信息,或为个性化服务增加购买量。而最能够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促销方式是个性化的店内折扣和发送电子优惠券等,通过自己渔具店的公众号推出一些营销活动,也是非常可取的。
电商的崛起逼迫实体渔具店不得不开启转型之路,只有将实体店和网络推广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新时代,电商与实体渔具店究竟是势不两立?还是相辅相成 ?就看是否能正确看待和利用互联网了。
因此,所谓电商逼死渔具店绝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生死攸关?全在广大经营者的一念之间。
(图片来自作者头条号魅力陕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