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白天是黑夜的梦境,而不是等着在黑夜的梦幻里得偿所愿。
穿过夜的黑,新的一天从晨读开始。
如果可以,一天什么都不做,只埋头在摆设简单的小书房里(一床两桌一书架)该多好。只是此刻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不得不为三斗米折腰,读到一半,起身弄早餐。
《时光煮诗》:梅山,有栀子花的梦想
每次晨读翻开国坚老师的诗歌集《时光煮诗》,我弟去年春节在五华过年送的红包便赫然出现——我把它当书签了。梅山,已深深刻印在国坚老师的作品乃至生命里,就像辉萼楼那样,想起念起写起,深情饱满,却不知从何写起……家乡在我们的意念里,与其说是一张摇晃着余生的长椅,不如说是承载着艰难岁月里前行力量的助行器,那里有栀子花的梦想以及整座花园扑面而来的鸟鸣。
每一片树叶里/都有一个家/属于我的那一片树叶/音符般随春风而舞/漳水河的琴弦/被枝叶的指掌轻轻滑过/谁的一滴思念/正砸向琴弦
梅山,因为一个叫李国坚的诗人而被赋予了无限诗意。在漫天树叶纷飞的想象中,一种叫梅山的思念正穿过无数草尖上的露珠,赶来与国坚老师相会。
以梅山为桨/划开自己心里的九曲十八弯/划向海天一色的辽阔
《值得被看见》:轻盈厚重都是歌
作为师者,作为校领导,诗人、在《热爱,成就优秀》一文里,作家张庆良对班主任比赛活动的总结,没有口号式的振臂,在优美语言的缓缓叙述里,细节如倒豆般呈现。可见他对同事们观察入微,对每个参与者的故事了然于心,才能有这么丰富的作品题材。在昨日读到的《所有蓄过的力,都是你此刻的光》里,在全文皆是奋不顾身的挑战故事里,可以看到作家对挑战者们的访谈里,有怜惜,有鼓励,更多的是给予携手共进的力量。
读来令人心之振奋和感动。散文集《值得被看见》里面记录的人们是幸运和幸福的,因为作家看到了他们的努力和付出,那些挥汗如雨背后的故事被庆良老师用诗一样的语言叙事,让每一个平凡人像黑夜里的星星那般,灼热了平淡如水的生活,宁静了喧嚣的世俗,抚平了现代人的焦虑。
我经常听着自己读《值得被看见》的声音入睡,普通人的细碎时光,照进梦境中。
《山色江声杳》:遨游天地赏人间画卷
读国猛老师的散文集《山色江声杳》,有些拗口,甚至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但这并不妨碍自己慢慢品味和细嚼,从来不会过时的历史人文是现代人的一面镜子,亦是督促者。作家对自然、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叙事,既有哲思又有真挚、独特的自我表达。
这本书很适合在夜深人静时,伴着雨声柔和细读,让声音穿过竹林,飘过草丛,在历史的某个节点与同样听风吹雨打树叶的声音触碰,尔后融合。譬如《静夜思》里南朝诗人王籍笔下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今日读到《时光漫游》。生活中计划重要还是自由重要?作家从肯定到自我解剖,最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朝朝暮暮为欢,时时刻刻生乐,便是人间好光景。”
《一纸风流:诗词里的快意江湖》:我们要视孤独为常态
读诗词江湖中的他们,亦是读我们自己。诗人们的人生如逆旅,人生的光芒却从未改变。继出版《一曲流水红颜寞:红楼梦中的多面人性》后,春风老师(原名:高帆)又出了新书《一纸风流:诗词里的快意江湖》。
最喜欢《绝世的孤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是在1992年,我从老家来到深圳读初二。记得非常清楚,是因为当时太想家了,遇到这句话时顿时有了共鸣,尽管不能理解诗人陈子昂的诗中意思,但写到了我心坎上。33年后的今天,通过春风的笔下,我更深切体会到陈子昂是英雄的孤独,而我心里的是普通人的孤独,但这并不妨碍我去共情这句千古名诗。如春风所说,不管英雄也好,凡人也罢,我们孑然一身来到这世界,也终将一个人孤单地与世间告别,孤独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另一篇《年少不懂曲中意,最是江月抚人心》写的是苏东坡《赤壁赋》的创作心迹,看到开头我就兴奋了,“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因为我正在陆续书写这些诗句,跟着赵孟頫的行书帖《前后赤壁赋》临摹。对自己笔下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甚是满意,笔划自我,飘逸仙气。同一时期,又读到春风对这句话的诠释,一个徐徐吹来,一个固守安静。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练了书法后再读这篇,入心入味,彻底钻进赤壁赋里了。八个字的景色描写,春风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诠释很是自我,我特别沉浸和向往其中的“横”字,宽广无际的江水是苏东坡的,一个“横”字充满了自由和洒脱,在水雾迷茫的江面上,体验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
有时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对诗词如此向往,多次读《诗经》也记不住,但在春风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答案。即使见惯了一地鸡毛的现实,步入平庸的中年,在诗词的快意江湖里,依然会对那些折叠的时光、不灭的灯火,情不自禁地朗声长吟,比如我朗读录制的《你是我心中的光》。一句“道阻且长”,有焦虑有担忧,但更多的一往无前的勇敢。
昨晚一口气写了篇批判文章《绝地而后生》,今日写写读书体会,让生活有峰回路转之感。
周末,小姜在厨房剁猪脚的声音响彻翡翠湖,悦耳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