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中庭 影像记录211
2024年5月2日,西班牙格拉纳达,阿尔罕布拉宫,参观纳塞瑞斯皇宫。
走出使节厅,进入狮子中庭。(图片1)
前面说过两次,纳塞瑞斯皇宫(Los Palacio Nazaries),按照进入先后次序有三个相邻的主要参观区域:
1.梅苏亚尔宫(Mexuar Palace)及周边(黄金中庭、黄金厅等);
2.科玛莱斯皇宫(Palacio de Comares)及周边(桃花娘中庭、船厅、使节厅等);
3.狮子皇宫(Palacio de los Leones)及周边(狮子中庭、国王厅、两姐妹厅、阿本瑟拉黑斯厅等)。
也就是说,阿尔罕布拉宫的重点是——纳塞瑞斯皇宫——而纳塞瑞斯皇宫有上面三个重点——1.2.3.——最后说到3.狮子皇宫——它的重点是狮子中庭。
一、狮子皇宫
1.狮子中庭
桃金娘庭院的东侧,便是狮子中庭(Patio de los Leones),它是阿尔罕布拉宫中另一个著名的庭院,苏丹王的居家生活核心区。也兼顾处理政事,接见外宾。虽设有女眷居住的房室,却不能直接称之为后宫。庭院以狮子喷泉为中心,四周分布着阿本瑟拉黑斯厅、国王厅,两姐妹厅、林达拉哈庭院、雷哈庭院等,史料记载,昔日狮子庭院只有两姐妹厅,公元1362年穆罕默德五世二次执政后,又陆续兴建起环绕庭院的其它厅堂。
狮子中庭为另一长方形宫院,长116英尺,宽66英尺,周围环绕以124根大理石圆柱的俏巧游廊,中间有模仿西妥教团净手间形式的建筑,轻灵的圆形屋顶饰有金银丝镶嵌细工的精美图案。(图片2)
狮子中庭得名于中央的石狮,十二座白色大理石狮子围绕着一座十二边形的喷泉,以背后部向心的石狮托起一个大水钵式喷泉,狮子口中喷出流水,据说这些流水象征太阳,也意谓着生命之源永生不息。(图片3)
池子向四方向引出四条小渠,代表天堂中四条河名为水河、乳河、酒河、蜜河。古兰经中讲乐园有一百等级,每两等之间的距离,如霄壤之遥。极乐园最为高级,乐园四河就由此涌出,所以阿拉伯的庭院中经常会建这样的十字形的水渠。(图片4)
庭院出现狮子的形象实属罕见,伊斯兰的建筑里一般绝少见到有人或动物的图案或雕塑,通常都是植物文字为主,源于《可兰经》禁止采用有生命的动物或人的形象来作为装饰物,所以,在阿拉伯艺术中用狮子雕像来支承喷泉的做法是很令人称奇的,可将其理解为君权和胜利的象征,而这里的狮子雕像的形态还会让人联想起古代波斯雕刻家的作品。(图片5)
狮子中庭是一个经典的阿拉伯式庭院,水从石狮的口中泻出,经由这两条水渠流向围合中庭的四个走廊。拱门及走廊顶棚上的拼花图案尺度适宜,且相当精美:其拱门由石头雕刻而成,做工精细、考究、错综复杂,同样,走廊顶棚也表现出当时极其精湛的木工手艺。由于柱身较为纤细,常常将四根立柱组合在一起,这样,既满足了支撑结构的需求,又增添了庭院建筑的层次与韵律感,空间更为丰富、细腻,甚或妩媚,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放松精神和转换个人心态。在狮子庭院,同样可以看到与中世纪修道院相似的回廊。它按照黄金分割比加以划分和组织,其全部的比例及尺度都相当经典。所以,这种水景体系既有制冷作用,又具有装饰性,阿拉伯人对水的应用,更在意它实用功能与美学造型的的巧妙结合,点缀了它的建筑,更利用了水的特点,调节温度和湿度。
无法发视频,加几张视频截图。
狮子中庭里的重心是庭院,而非庭园内附设的厅堂。从庭院的每一处角落,都可以欣赏这座赏心悦目的庭院。据现存资料可查,这个庭院在摩尔人时期是种植花草的,有四块下沉式的花圃,低于现今地面60厘米,所以当花草盛开时,地面犹如一张彩色的地毯。这时,世俗的土,水,气,火都要低于四条河流。 但后来为了防止植物攀爬和湿气影响周围建筑,庭院的花草都被移除,铺成了大理石的地面,设置了排水渠,栽种了四棵橘子树。水流是通过水渠流入到庭院中的,处处流水带动光影波动,静谧中透着灵动。一如狮子喷泉上的题词“看看水,看看水池,是水静止不动还是大理石在流动”。
水,就是伊斯兰园林的灵魂。
阿尔罕布拉宫的供水系统:
https://www.163.com/v/video/VZIMT7MUF.html
现狮子庭院周围有四座大厅,分别为两姐妹厅(Sala de Dos Hermanas)、国王厅(Sala de los Reyes)、阿本瑟拉黑斯厅(Sala de los Abencerrajes)以及亚西梅瑟斯厅(Sala de los Ajimeces)。
2.阿本瑟拉黑斯厅
阿本瑟拉黑斯厅(Sala de Dos Hermanas)名字来源于当时显赫的阿本瑟拉黑斯家族。这个家族因苏丹与皇后的感情生变,引发一场斗争,此家族的骑士们被阿尔罕布拉宫的君王阿本·奥斯密紧急召见入宫,有36名骑士在此被斩首。大厅地面正中央有一个十二边形的小喷水池,传说该水池里红色斑痕,就是当时杀人时的血迹形成的。
这个厅的顶为八角形钟乳石天顶,象征着苍穹,茫茫遥不可及。八角形钟乳石状的装饰物与伊斯兰教信仰密不可分。而其图案的灵感来自毕达哥拉斯定理,即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图片6)
由石膏做成的圆形、棱柱形和三角形组合变化成的钟乳石状的造型,名为“莫卡拉贝斯”,在阿尔罕布拉宫的顶棚里面多次出现。从小小的窗中透出的光线,忽明忽暗,让这些微小的单元形成碎状,点状,片状的色差效果,轻盈飘然,转瞬即逝,让拱顶呈现变幻莫测的面貌。
这座厅堂是格拉纳达酷热时最理想的避暑胜地。当厅内门窗紧闭时,唯一的光线从顶上的窗户投射入内,室内热气犹如烟囱一样被排送到室外。由地下管道输出的潺潺泉水凉爽宜人,温度舒适。厅内下部无窗且室内无隔墙的设计,室内像一座凉爽的地窖。
3.国王厅
国王厅(Sala de los Reyes)座落于庭院的东面,是举办宴会的所在,天花板上精美的绘画作品描绘了狩猎的场景。周围还有描绘在皮革上的王国十代国王的画像,因此又被称为诸王厅。(图片7)
天花板装饰的像是山洞,伊斯兰教传说圣人穆罕默德就是居住于山洞内的。
4.两姐妹厅
两姐妹厅(Sala de Dos Hermanas)是狮子庭院四周建筑中最古老的,在阿本瑟拉黑斯厅对面,厅中间有喷泉。有人说两姐妹厅的命名源于地上两块并排的白色大理石;还有一说,这里曾居住着两个如花似玉的姐妹,她们爱上了被俘的基督教骑士,终日在阳台上眺望他们在树丛中劳作,也给心上人弹奏着琵琶,希望树丛中的勇士们可以听到。阿尔罕布拉宫里埋藏着这样许多凄美的关于两种宗教隔阂的爱情故事。
两姐妹厅非凡的钟乳石状穹顶,与南面阿本瑟拉黑斯厅的八角形天顶极其相似,难以分辨。八边形呈蜂巢式是阿尔罕布拉宫最精美者,也是西班牙伊斯兰建筑的典型代表。(图片8)
这座有点令人目眩的穹顶,一共有5000多个小壁龛构成,是摩尔人“钟乳石拱顶”的一个典范。屋顶是代表宇宙,重复划分天花板在七个空间中的几何图形,代表伊斯兰教义的七重天。
据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西拉山为逃避追杀,躲进了一个钟乳石山洞。当时一张蜘蛛网奇迹般的将入口封住,让他躲过一劫。从此,那个地方成为了伊斯兰教徒的朝圣之地,钟乳石状的装饰物也与伊斯兰教信仰密不可分。
5.林达拉哈瞭望台
两姐妹厅之北设有观景楼,名为林达拉哈瞭望台(Lindaraja),装饰华美,瞭望台保存原窗台的高度,透过房间的窗户能看到达拉塞花园(Jardines de Daraxa)的园景。(图片9)
在旧日未建造观景长廊时,可以俯望昔日格拉纳达老城。(图片10)
瞭望台之侧楼上有一间厅房,是当年华盛顿·欧文在纳塞瑞斯宫的居所。
二、其它
桃金娘庭院与狮子庭院是阿尔罕布拉宫最为著名的两处庭院,从史料来看,原纳塞瑞斯宫中共有6个庭院,除了这两处,还有进门附近的马楚卡庭院,消失的有麦克斯威尔庭院(紧邻马楚卡),桃金娘庭院与狮子庭院附近还有两处小型帕提欧式院落即婉约清新的林达拉哈庭院以及极致简约的雷哈庭院。
以下这些庭院我们这次多数没有走到,只经过了圣玛利亚教堂,拍了照片。
1.林达拉哈庭院
林达拉哈庭院(Jardín de Lindaraja),又名橘子树花园(Jardín de Naranjos)或大理石花园(Jardín de Mármoles).它居狮子院以北,大约建于1526至1538年,是后宫花园,周边带阿拉伯围栏,柱栏纤巧。庭院中心放置伊斯兰方角圆边喷泉,环绕水池设有多边形花坛,以黄杨篱镶边,花坛内柏木参天,均为16世纪栽种,小园面目清新脱俗。
2.雷哈庭院
雷哈庭院又称柏树庭院,建于17世纪,空间小巧玲珑,只有十几平米,几乎为方形,其北部有通透的观景廊,另三面具为简洁的墙面,庭院四角有四棵高耸入云的意大利丝柏,中央也仅有盘式涌泉,简约至极。庭院地面以黑白鹅卵石交替铺成八角形,盘式涌泉外边也是八角形,以“八”形成环境隐喻--天园。
两座小园之上设有观景长廊,可赏庭院内外景色。
3.帕塔尔庭园
出林达拉哈庭院,过一处精致的八角星花圃就可来到帕塔尔庭园(Jardines de Parta),此为台地园,先到的是第一层台地,花园的建筑大都集中在此,其主体建筑为贵妇塔(Torre de las Damas),穆罕默德三世时期(1302-1309年)所建。是宫内阿拉伯时期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最初为巨商居住其中,它的装饰元素是阿尔罕布拉宫最古旧者之一,它曾有许多不同的名称,依据居住何人而异。自18世纪后期,它被称为贵妇人塔。它包括门廊,一个正方形的大厅和之后才建的一楼梯引导至一个瞭望台,是一幢两层建筑。
贵妇塔的建筑设计兼顾隐私与浏览风景的功能,原有的镂空花格窗具有保护隐私的作用,坐在地上都可饱览窗外美景,但是现在镂空花格已没有了,只剩下窗洞。贵妇塔视野可朝向四面八方,实质就是一座观景台,从塔内不仅可以环视整个阿尔拜辛区,达洛河谷(Valle del Darro)的美景,还能欣赏到赫内拉里菲夏宫的果菜园。
与贵妇塔紧连着的,帕塔尔宫(Partal Palace),这是阿尔罕布拉宫里现存的最古老宫殿,建于穆罕默德三世(Muhammad III,1257-1314年)时期,幸存保留至今。其中一间还存有几幅斑驳,的壁画。屋外种满了蓝雪花。贵妇塔北部的小楼,建筑年代可追溯到优素福一世,即19世纪初期。是一座两侧带窗的小型清真寺,为国王的祈祷室,祈祷方向朝着麦加。贵妇塔前有一个长方形池塘,池之两边各有修剪整齐的绿篱相护,样式与桃金娘庭院很相若,旁边的棕榈树陪衬着贵妇塔倒映其中非常娴静,并且没有建筑物围合,更添了几许空灵感。
帕塔尔庭园为台地园,贵妇塔居于第一层,由于上层台地为并列平行状态,更由于城墙的存在,第一层台地呈西宽东窄的三角形,贵妇塔与池塘是最宽处,走上层层台地,每层都有许多建筑遗址群,遗址群中间是集水池,树篱图案,以及灌木于一体的花园,这些花园建于1924年,由柏树与杨树构成基本框架,或方或圆的规则性植坛对称布置,坛中以灌木和花草为主,散植些许高大的乔木,是个典型的西式花园。
贵妇塔正对的层层台地是有清晰的轴线可辨,是由一系列池塘水渠组成的,轴线最高一层是一座小亭,贵妇塔前那一池镜水就是从这个小亭下流出,再逐级沿着中心线上的小水渠跌入到一层层长方形的水池水渠中,最终化为一泓碧水的。
小亭之西,有一座塔形建筑掩映在树木之中,为阿尔罕布拉圣玛利亚教堂(Iglesia de Santa Maria de la Alhambra),在原清真寺遗址上改建的。(图片11)
小亭往东上层台地有两个长方形的水池,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是两个大小不一的帕提欧庭院的遗址,这里曾经是优素福三世宫殿。下层台地的中心,有一个小型的柏树修剪而成的绿色剧场,两边的绿篱图案为伊斯兰园林常见的八角星,往下一层,植坛成三角形,就已靠近城墙了。
花园往东,建筑物遗址越密集,就只能布置些树篱与小植坛点缀了。
帕塔尔庭园范围从高峰塔(Torre de Los Picos)延展至贵妇人塔(Torre de las Damas)。
这里到了高峰塔,跨过高塔,就出了帕塔尔庭园了,也即离开纳塞瑞斯宫了。
(http://blog.sina.com.cn/u/3973354834)
三、纳塞瑞斯皇宫示意图
马楚卡庭院(Patio de Machuca)--梅苏亚尔宫(Mexuar Palace)--科玛莱斯皇宫(Palacio de Comares)--桃金娘中庭(Patio de los Arrayanes)--使节厅(Salon de Embajadores)--苏丹王后梳妆阁(El Peinador de la Reina)--林达拉哈内院(Patio de lindaraja)--两姐妹厅(Sala de las Dos Hermanas)--狮子庭院(Patio de los Leones)--国王厅(Sala del Rey)--阿本瑟拉黑斯厅(Sala de los Abencerrajes)(图片12)
四、阿尔罕布拉宫示意图
以纳塞瑞斯皇宫(Los Palacio Nazaries)为中心,周边为赫内拉利菲宫(Palacio de Generalife)--帕塔尔庭园(Jardines de Parta)--阿卡萨巴城堡(Alcazaba)--查理五世宫(Palacio de Charles V),也叫卡洛斯五世宫(Palacio de Carlos V)--阿尔罕布拉圣玛利亚教堂(Iglesia de Santa Maria de la Alhambra)(图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