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谁来捍卫你的隐私?

6月16日,科技圈又爆新闻,前程无忧(51job.com)部分用户信息在暗网被公开销售。黑客展示了一些样本数据,其中包括邮箱密码等基本信息。前程无忧的测试团队已经确认,在82条被公布的数据中,有多达65条是真实数据。

近期的数据泄露事件一直在牵动着公众的神经。6月12日,耸人听闻的12306数据泄露事件被爆出。有消息称“2016年至2018年3月的3000万条12306数据被泄露”。虽然铁总立即出面辟谣,但该事件引起的担忧依然存在。6月14日,AcFun弹幕视频网发表声明,称有数千万用户数据被泄露。有网友的截图显示,目前A站的用户信息已经在暗网上被兜售,平均1元可购买800条数据。

在大数据时代,公众生活中的一切都已被数据化了。在电子商务网站购买商品需要拍摄身份证进行实名认证,注册新媒体平台的各种号也需要实名认证,不同的平台之间还要相互进行关联,提高了数据共享的程度。除此之外,运动软件能记录每个人的实时位置并上传云平台,电商能根据用户的购买行为进行相关商品的推荐。可以说,只要公众在生活中运用互联网服务,个人的数据就在不断被记录。

小编的同事就深受信息泄露之苦。他刚在公司附近买了一套房,办完过户手续没几天,骚扰电话就一个接一个地打进来。装修的、换锁的、卖家具的、甚至还有贷款的纷至沓来,让他苦不堪言。小编自己也吃过信息泄露的苦头。当年小编在考研时注册了学信网,并填报了志愿。一时间,考研辅导机构的电话和号称有专业课标准答案的电话不断地打进来,严重影响了小编备考的心情和效率。

在社会数据化的今天,“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句话有了更多的含义。在B端,阿里云、腾讯云乃至华为云强势出击,不少小企业已经把数据库放在了云上,这些小企业基本就相当于在大公司面前裸奔,丝毫没有商业秘密可言。在C端,业内人士都知道,获取某个人的用户密码,对于前端工程师来说就像改一行代码一样简单。普通网站的密码就算了,要是涉及到支付安全的密码被黑客所窃取,那对个人的损失就是不可估量的了。

此外,从层数不穷的人肉搜索事件中就可以看出用户数据泄露的端倪。部分网友为了蹭热点获得高曝光率,无视他人隐私权,肆意公开他人的身份信息,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有些个人信息甚至是从官方网站中泄露出去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人的隐私基本没有保证,每个人在互联网里都是透明的。

大数据时代,亿万用户的个人信息掌握在平台的手里,这就要求监管制度必须严格、严厉乃至严苛,完善而起作用的制度总是比商家的善良承诺更让人放心。层出不穷的网络信息泄露事件已经给市场和监管者敲响了警钟,互联网的创新与探索固然值得尊重,但用户的基本权利却是每家互联网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

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使数据成为了宝贵的金矿。公众在享受技术大发展所带来便利的同时,保护个人隐私,更需要监管者的重视,毕竟,网络技术有一定的门槛,普罗大众没有技术水平甚至没有意识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时,就需要监管部门的介入,为公众筑起一道信息安全的“防火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因为好吃懒做的天性使然。但凡有人邀请参加各类吃饭的活动时,我大多会欣然前往,甩开腮帮,以吃会友。 某...
    不二散人阅读 319评论 0 0
  • 给白云寄了去 清醒过后再睡去 才觉懵懂是种福气 傻的时候不知贵 宛若自在水中游 欲想繁盛扰情愁 何剪情丝河岸头 徒...
    言色阅读 288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