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传承
爱人非常孝顺。他有个好习惯,每次父母亲的节日从没有忘记过。记得有一年,正逢母亲节,我到济南进行新课程培训,婆婆在我家照看儿子。晚上我给老人打电话,祝她老人家节日快乐,老人告诉我,她正和我父母在一起庆祝呢,我很欣慰。回到家,母亲告诉我:“爱人和我小叔子一起,先是给她老人家买了礼品,还有一束康乃馨呢,两个男子汉还是挺有情调的,把我父母感动的呀,接着又把他们接到一起共同庆祝母亲节",我很感动,我知道这里面一定有婆婆的功劳,婆婆也是远近闻名的孝敬父母的好榜样。
今年母亲节,正逢久旱喜雨。婆婆来电话嘱咐我们,家里道路泥泞,就不用回家了。我和爱人还是冒雨回到了家,给喜欢喝茶的婆婆买了一套茶具,几盒茶,还买了几件衣服。婆婆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吃饭的时候,婆婆煮了我们喜欢吃的鸭蛋,她自己也打开了一个,看到里面的蛋黄流出了黄黄的油,塞给了我……
婆婆生日的时候我们不管工作有多忙,下班后我和爱人会驱车赶回60多里路的老家和婆婆庆祝她老人家的生日,她老人家不管多晚都会做好丰盛的饭菜等着我们。昨天又是婆婆的生日,婆婆爱喝茶,家中总会有很多人一起喝茶聊天,我就给老人家买了一套大些的茶壶,把婆婆高兴的呀,看着老人家高兴的样子我们也由衷的欢喜。儿子打来电话祝愿奶奶健康长寿。
儿子传承了爸爸的优秀品质,不管在哪里,不管什么时候,总是把奶奶放在心中。
儿子6周岁的时候,我们家在外租房。他奶奶从乡下来看孙子,就住在外间的小床上。儿子晚上一点多肚子疼起来上厕所,我和他走到外间,拿起灯绳刚想拉开电灯,儿子说:妈妈,别拉灯,闪着奶奶的眼睛”,回屋后又过去看了看奶奶盖的被子,伸出小手把被角往肩膀处掖了掖。这件事过去二十多年了,而那情那景,印刻在我心间,每每想起,温暖我心。儿子何其何其细心,何其孝顺,小小年纪,能想得如此周到,细致,何况在自己肚疼难忍的情况下,难怪奶奶每次说起,眼圈发红,每每说起此事,心中总涌动着感动。我相信,定是奶奶对他的呵护,爸爸的言行,才让小小年纪的他如此善良,有了如此的孝行。
长大后,儿子无论是在外地上学还是工作,每次回家,不管在家呆多少时间,儿子总要回老家看奶奶。记得有一次在家呆一天,晚上我们下班后就一起回到六十多里外的老家,婆婆知道孙子回家,正在家蒸包子,儿子拿起马扎,坐在奶奶身边,和她老人家一起烧火,一起说话,锅底下的火焰映红了祖孙俩的脸,洋溢着暖暖的亲情。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一个懂得孝道,仁德的人,才能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我坚信,传承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