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为何对房子有一种执念?

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女性是几千年来的无产者,那男性再差他也会继承家里的宅基地。

可女人呢?就像蒲公英一样风吹到哪里都可以是她的家,可能是山脚下、可能是悬崖边,落到肥处迎风长落到瘦处苦一声。她来到人间一趟像个客人一样,在父母家暂住二十年,然后再去丈夫家借住几十年,最后在孩子家落了脚。

真的印证了那句话:

梦里不知身是客

都做了风中飞絮

水上浮萍


茹娟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她还有一个小自己五岁的弟弟,小时候条件艰苦能吃饱饭就好,茹娟也没有任何怨言,家里吃的、穿的、用的都以弟弟优先,父母是这么说的:“他还小,你当姐姐的让着他点。”让着弟弟早就成为了习惯!

茹娟从小学习就好,辅导弟弟写作业早已成为了习惯,这也没有影响茹娟的成绩,在升学率极其低下的年代,茹娟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一所专科师范学校。

送茹娟报到的路上父亲对她说:“家里也不指望你做多大的贡献,以后不给家里添麻烦就行。”言外之意以后家里的一切资源都是弟弟的。

既然都这样说了,在外地上学那几年茹娟凭借着做家教和助学金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就到西部当了一名志愿者并在那里结婚安家落户。

再看弟弟从小被娇生惯养不求上进,初中毕业上了一所铁路学校,刚毕业那会没有岗位,母亲提前内退弟弟顺利入职。

后来弟弟成家时,父母穷尽所有财力给弟弟买房结婚,婚后主动和弟弟一家住在一起当全职保姆。

而茹娟很少回家,不过是逢年过节给父母寄点过节费而已。


后来父母的老房子拆迁置换了一套80平米的小高层,后来添钱购买了一套140平米的大房子,父亲直接在电话里讲:“以后这套房子是留给孙子的。”

这话貌似没有毛病,茹娟也没有往心里放。

其实,茹娟家并不缺少房子,刚结婚的时候住单位公房,后来有了自己的住房,再后来按揭置换了大房子。女儿成家的时候,茹娟夫妇和亲家共同给一对年轻人首付了婚房。

等到退休的时候,茹娟取出所有的公积金用自己的名字在本地购买了一套58平米的一居室,目前用于出租,虽然租金不高图个心里踏实。即便以后的生活有变动,有个小房子也心安。


女人之所以对房子有执念,是因为对于她们来说,房子才是她最终能靠得住的;房子对她们来说,就是心安和归属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