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大学不久,有一天遇到了超级喜欢的学姐,因为新生入学的时候,素未相识学姐却给了很多很多的照顾,所以兴冲冲的跟她说,学姐你知道吗?我超级喜欢你,第一次见你就觉得哇塞,你就是我的女神啊。学姐当时特别认真的说,你知道吗?其实我并不希望给别人太好的第一印象。
我很不解,学姐说,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因为你对一个人第一印象太好了,以至于将来她哪里有一点点的失误,就会被无限放大,觉得啊,你怎么是这样的人啊。你应该是完美无瑕的啊。而那些开始印象不怎么好的,反而会在相处中不断的发现她的闪光点,觉得她越来越好。
当时的我很没有办法理解,一心只觉得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啊,只要我第一眼觉得可交的人一定会长长久久的交往下去啊。
如今距离大学入学,十年过去了,回想十年间,我们已经断了联系。留在身边的反而是那些不打不相识的人,而一开始热络十分,觉得好的快变成一个人的关系全都随风而散了。
纵然我相信我们人生当中就是一个聚散分离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行驶速度、行驶方向出现不一致了自然会有所分离。但是无疑,这个分离里面,那些一开始觉得气味相投、志趣一致的反而是分离最快的一拨。
最近再次想起这个问题,并且有了更佳深刻的理解是因为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因为加入了一个新环境、新行业,又被领导倚重得以机会做一些改革尝试。而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与内部资源进行对接梳理。作为一个改革者,你要改变的是一种约定俗成,也是一种惯性,那么在这种惯性之中就势必会打破原有的平衡。
因为两个项目的顺利实施,我自己信心满满火速又接了两个项目,老板问我,你确定吗,你有信心吗?我信心满满的说我可以,交给我吧没问题。
但是,很多时候,当你觉得你已经看见那些浮出水面的困难和阻碍的时候,你真的应该在低头看看水下,有可能还藏着冰山。
现在所面对的问题不是不能解决,但是需要花费巨大的预算,于是我陷入了自我崩溃。
其实当时我完全可以压着步子,不用这么冒进,但是因为自己没有把握好自己的期望,更没有管理好别人的期望。现在把自己架上了下不来的高台。
领导满心欢喜期待我的项目成果。而我则进退两难。
虽然这件事我又想出了一些方案进行改进,但是其实我根本不必把自己逼上这样的高台。
不打无准备的仗,一件事背后要想好后续三步的走法。如果不能控制好自己的节奏,陷入自嗨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很显然,如果这件事上我没有处理好,我前面的项目成果都会前功尽弃,在投资人及公司董事眼里,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韬光养晦、稳扎稳打,其实,原本董事给了我三个月的熟悉期,在这段时间之内,我本可以认真的研究业务,不用急于表现。但是因为对于自我期待值的错误管理,我无形之中提升了集团管理层对于我的期待。
这就好比第一印象,已经打上标签,那后续的工作就会相对应的与标签进行比对,如果出现对不上的状况,那我就会被否定。
所以,学会管理期望,这件事于自己而言,便于控制好自己前进的节奏,不至于逼得过分,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于领导而言,便于更好的有序的展示自己的实力。
我的教训,希望能给你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