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明老师谈“气”

我们在课堂上突破与创举,在于反向思维,从“气的本体运动”出发,重新解读阴阳与五行:

• 气,才是根本。

• 阴阳,只是符号,用来描写气在运动中呈现的对立状态;

• 五行,同样是符号,用来描写气在不同阶段、不同方向上的动能模式。

这样一来,阴阳与五行不再是宇宙中先天存在的“实体”,而是人类智慧在认知气的运动时,创造的一套符号语言。

这带来了三大突破:

1. 本体归一 —— 从“阴阳、五行”回归到“气”,确立气作为唯一的生命本体;

2. 符号化转向 —— 阴阳与五行不再被实体化,而是方法化、工具化,成为推演变化的模型;

3. 逻辑自洽 —— 阴阳与五行被纳入“象—数—理”的链条,使中医学的哲学根基更加清晰而严谨。

如果说,古人用“道”揭示变化,用“气”表达变化,用“阴阳”“五行”描绘变化,那么我们的贡献就是:为这套体系找到了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逻辑出口。它不再是模糊的哲学意象,而是一种自洽的认知模型,既能与科学方法对话,也能在医学实践中落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