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篇文章,标题是“给小狗的一朵玫瑰花”,文章说的是一个叫陈安琪的导演拍的一个叫“爱与狗同行”的纪录片,其主旨是爱与失去。
陈安琪拍这个纪录片的起因是因为失去,她亲眼目睹了陪伴她十六年的一只小黄狗由于衰老直至死去。她除了不停地为它录影,多留下一些与它有关的影像,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控制这局面,扭转这如期而至的失去。那只可爱的幸福的可怜的小黄狗,在它临死前最后一年留下的影像里,它已老眼昏花,走路都要撞墙。陈安琪告诉我们,失去,在刚刚得到时,在尚还拥有时,已经潜伏,已然注定。
还没有时间去搜看这个记录片,但我仿佛透过文字看到了那只幸运的小黄狗,感觉它已经将一朵玫瑰花送给了我,所以,我也想给小狗送一朵玫瑰花,哦,是给所有的小狗。
星星是我在红卫小学教书时,刘芳送我的。它是一只帅气的小黑狗,由于眼睛黑亮黑亮的,所以就起了星星这个名字,寓意就是黑夜里的眼睛吧。和星星相处记忆中该有三四年吧,至今,影集里还有它的照片。记得离开老家,每次再回去都是时隔很长时间,但每次第一个迎接我的都是星星,老远它就冲你叫,你的一声“星星”,声儿还未落地儿,它就箭一样地冲过来,到了跟前就亲昵地扑过来,那种亲近会让你旅途的疲劳顿时逃之夭夭。星星后来老了,离去了,没有目睹星星的离去,记忆中,星星还在。
值得欣慰的是,和星星相处的那几年,我常常逃过我妈的火眼金睛,把刚刚出锅的馒头,肉包子偷给星星。馒头个大,给一个,肉包子两个摞一起。不用叫,只一个眼神儿,星星就过来了,张开嘴,叼住肉包子,扭头就走。那叫一个默契。
印象中,笨笨是我在西安认识的第一只小狗,它是小赵姐姐家的宝贝儿。说它笨吧,也真有点,把它放在窗台上,它一呆就是一个上午,没人抱它,它就下不来。然而它又不笨,你有好吃的在手,它会摇头晃尾巴讨好你,一旦食物到手,它会立马翻脸,休想靠近它半步,别说,它呜呜的警告声还真让人胆怯。还有,笨笨能将核桃咬一个小洞,连个渣渣都不剩地掏空里面的核桃仁儿。能吧,呵呵。
没见过面的印象比较深的小狗,是同事刘秀华家的名叫“哈哈”的小狗,那是一只小白狗。那是一只让我至今对养狗都心有余悸的小狗。它是生病死去的。确切地说,是它生病了,无法医治,为了减少它的痛苦,主人最后给它注射了安乐死。为此,对它的主人刘秀华很是感激。
喜欢小狗,在所有喜欢的动物里它排在第一位,缘于它的忠诚。
走在街上,喜欢看各种模样的小狗,喜欢看它们那一张张俊俏的小脸儿。你如果仔细看,会发现,所有的小狗,小脸儿都是俊俏无比的。一直以为,小狗和人,是最容易心灵相通的,有时候,也许只需要一个眼神。
如果说,纪录片“爱与狗同行”是给小狗的一朵玫瑰花,那么,我也想送给小狗一朵玫瑰花,当然是所有的我见过和没见过的小狗。希望所有小狗的主人 ,能够爱它们更多,它们能够陪伴我们的时间实在很短暂,与其恐惧有一天它会离我们而去,那就从现在起爱它们更多吧。
昨天早上有空闲时间,就搜看了“爱与狗同行”,片中除了几个关于小狗的故事外,还穿插了几段人与人之间抛弃和被抛弃的故事。陈安琪自己就是,从小就被父亲抛弃,而她的母亲,一生遭遇两次抛弃,一次是父母,一次是丈夫。这些痛苦的经历,让陈安琪悟出:到任何时候,她都不会抛弃一直陪伴她的小狗,都不会抛弃和她有亲密关系的人。片中还有一个女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丈夫为了别的女人抛弃了她,后来,在他身患绝症被人抛弃的时候,她又毅然开始照顾他。在陈安琪采访她的时候,她说得很轻巧,就是想陪他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程。当然,她也有一只小狗,那是一只原本她不想收留的小狗,然而,当她与小狗无意间四目相对之后,她一下就坚定了决心:它就是我的了,我养定它了。
给予更多的爱,与狗与人,都是,还要尽快。
“爱与狗同行”这样告诉我们。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其实,爱也是。有些爱,一旦失去,就不再来。
